发布时间:2018-03-26 来源:安徽作家网 作者:安徽作家网
中国文学评论家雷达先生说:“这个时代不同了,不写长篇小说不是大家。作家们以写长篇小说为荣。这是促成长篇小说繁荣发展的主要的因素。”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编剧;已发表长篇小说《前夜》《蛾》;中篇小说《古镇新客》《天蓝蓝》,《寻找金子的人》;剧本集《李希华剧作选》;电视剧《静静的艾敏河》等。其中,《静静的艾敏河》在央视播放后,反响强烈。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少数民族题材骏马奖。说李希华老师为大家,我想应该是当之无愧,无可非议的。自然能称之为大家,那就必须有大作奉献。李希华老师与陈皋骏老师集聚多年心血新作《画痴》长篇小说,最近有《人民东方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这是一部社会意义十分深刻的书。这部书的出版,给我们定远文坛带来喜气,给我们定远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带来了一顿丰盛的精神粮食和视觉大餐。
《画痴》的主人公贫穷人家的孩子陈冠艺,有着天才的画画头脑。他从小师从民间画舫花匠学艺。由于陈冠艺天资聪慧,很多画技术一点就会,不点也能自通。从师两年下来,陈冠艺画画技术已经超越了他的师傅。老师傅面对如饥似渴痴心学画的陈冠艺一声长叹说:“我是竹筒倒豆子,一个不保留都给你了。你去找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老师吧。”“最好的老师是谁?”陈冠艺不解的端详着师傅惆怅的面孔。“画画人的最好老师就是——大自然吧!”老师傅说:“那里有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知识宝藏,就看你的造化了。”年轻气盛的陈冠艺,笃信师傅话,他用一颗年轻的心,叩开通往拥抱大自然行动之门。陈冠艺以一幅深情得意情爱之作《美人图》,揭开了《画痴》矛盾的一页。《美人图》作为《画痴》的一条主线,始终贯穿这本著作的筋脉,始终牵挂着读者的心。
小说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与矛盾结下了不解之缘。西方当代文艺理论家皮埃尔马歇雷曾说:“小说就是对观念矛盾的想象的解决。”他还认为:小说本身就是对矛盾的一种反应。它的独特价值在于把握矛盾方式。”《画痴》中的陈冠艺没有靠山,没有社会背景,也没有钱财,只有画画的天赋。通过他的画画本能,引发出来一系列尖锐的社会矛盾。《画痴》中的主人公陈冠艺的爱情悲剧,以及复杂的人生轨迹,最终演变为社会矛盾与阶级仇恨。
陈冠艺的妻子王黛丽是一位美丽的知识性女孩,书中安排她是阶级矛盾的牺牲品。她的暂短的悲剧一生,震撼着读者的心灵。巴尔扎克说:“不论处境如何,女人的痛苦总是比男人多。而且程度也更深······感受、爱、受苦、牺牲,永远是女人生命中应有的文章。”在我们国家30年代,王黛丽就能以自由婚姻形式与陈冠艺结合,可见她是一位具有中国先进思想的传统的人。她的美好出现到悲惨的离去,是《画痴》主要篇章。通过这些的篇章表述,我们看到了一个“万恶的旧社会,穷人血泪痕!”的血腥场面和丑恶嘴脸。这部《画痴》教导我们,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社会稳定,人民才能享受幸福安逸的生活。爱情才有色彩,生活才有味道。读《画痴》,我们不但读到了人情炎凉,更是读到了社会历史。巴尔扎克说:“小说被认为一个民族的秘史。”
日本鬼子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而让人不可理喻的是:陈冠艺一家小市民平静生活的破碎,却不是日本人所作为,而是自己的同胞演变为恶人吴鼎乃。真是“家鬼害家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日本鬼子烧杀抢掠,恶霸汉奸欺男霸女,逼迫陈冠艺走上了抗日救国的工作道路。他经常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把革命的信函,时常的夹在书画里能巧妙带出去,交给我们的地下党组织,为我们八年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小说是生活的表现和,而生活本身都是有矛盾构成的。可以说,没有矛盾就没有生活,没有生活就没有小说。长篇小说《画痴》的生活底气十足,它全篇溢彩着“画”与“痴”与悲欢离合。《美人图》从出现到失去,到再出现;跨越了几十年的时间。虽说这部小说跨越了几十年的时间,我们读者这样的感情真挚、结构紧凑,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感觉时间很短,几乎就是弹指一挥间。
李希华老师说:“写小说一定不能没有生活。不能关门造车,不能胡编烂扯。当代有不少青年人,写小说心气浮躁,想成名,又不能深入生活;有这样心态的人,欲走文学创作的神圣之门,笃定是行不通的。”“一定要脚踩大地!”这是已故著名作家路遥的名言。
在和希华大哥交谈中我们得知:《画痴》的出版历经风风雨雨,而在病榻之中苦苦等待着自己的著作《画痴》面世的第二作者陈皋骏老师已经驾鹤西去了。他没有看到自己的心血变成铅字的那一刻。《画痴》出版后,李希华老师在陈皋骏老师的遗像前摆放了六部《画痴》出版物。我想,陈皋骏老师在天有灵,一定能看到!也一定很满意了。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冯骥才说:“保持岁月的最好方式是致力于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李希华老师就是这样做的。他把自己的美丽青春,大好时光,没有投入到花前月下,与美女缠绵,饭局棋牌中去侃天,而是把自己的热血化成诗篇与文章,让社会永远留存!交谈中得知李希华老师又一部长篇以构思完成,即将动手著述,我们期待着李老师的又一部大作早日问世,给定远文坛再创新佳绩!
李荣厚,男,1957年出生,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会员,定远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发表小说与散文作品近50多万字,创作的短篇小说《山桃花》,在中国小说学会举办的“文华杯”全国短篇小说征文大奖赛中,荣获优秀奖;该作品被收入2014年度中国小说学会编辑出版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作品集(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