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徽作家网  |  设为首页
安徽作家网

安徽省作协主办

赵凯: 女性苦难与抗争——石楠文学作品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8-08-20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赵凯

在皖籍作家中,石楠是令人尊重而仰慕的。她早年的《画魂——张玉良传》、《寒柳——柳如是传》等作品问世以后,好评如潮,笔者曾有意写篇石楠专评,但终未能成文,只记得在《皖军:新时期文学三十年》这篇概述安徽文学阶段性历史的文章中,留下这段文字:“石楠的《画魂——张玉良传》发表后所引起的轰动是不多见的。在12万多字的有限篇幅内,作家记载了一个当时并不为人知的旅法女画家的传奇人生,这既是一个真实的传记故事,又洋溢着浓郁而浪漫的艺术色彩。她之后出版的《寒柳——柳如是传》等十多部传记小说也都沿袭了这一种叙事基调与艺术风格。”

现在看来,笔者的这段文字虽并非空泛溢美之词,但还未曾触及石楠先生文字体验与文本叙事的根本所在。丁酉春节前,得石楠先生赠长篇小说《生为女人》与《一边奋斗一边爱》,阅毕掩卷长思,并汇集先前对石楠作品的所有赏析印象,终于领悟到石楠先生文字情怀的投放之处。女性的苦难命运与不屈抗争,几乎成为她全部创作所倾心谱就的人生咏叹调。

优秀的文学作品,大抵都具有悲天悯人的审美追求,都是从作家艺术家痛苦而忧伤的心灵里流淌出来的悲歌。正如《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所说的:“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臾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1】正是这种自觉的悲悯意识驱使下创作出的文学作品才会获取一种超越自我,超越时空的艺术生命力,从而在不同时代与不同生活层面的读者那里产生弥足珍贵的共鸣。

在石楠的文学人物长廊里,我们看到了一批饱受苦难折磨而顽强不屈的可歌可泣的女性人物形象。

张玉良孤苦无助,身陷青楼,后虽脱离苦海但仍屡屡受辱,正是对命运的殊死搏斗,使她走上艺术巅峰。柳如是平生追求女性自主独立与爱情自由平等,但世俗的偏见使她的情感生活一波三折,苦不堪言。真正的爱情在封建专制环境中,结果往往只能是水中花或镜中月。而她正是以一身正气,满腔热血来挣脱命运的安排,最终成就文坛一代名媛与巾帼英雄的传奇。

在以现代生活为主题的《生为女人》中,主人公刘金桂的坎坷经历与悲剧性命运更是撼人魂魄。一位朴素勤劳而美丽善良的山乡女子,其苦难人生中所生生不息的仁爱坚守,令人肃然起敬;作者的女性自强自尊自爱意识与道德批判力量也在作品中充分彰显。

被石楠自称为平生最后一部长篇小说的《一边奋斗一边爱》直面当代知识女性,描写的仍然是爱情的痛苦与救赎。作者在小说的后记中说:“这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一本关于如何爱的书,它在我的心里冲撞了很久,撞得我的心很痛很痛,它凝聚着我今生今世的生活经验,和我对爱情、婚姻与世界的深刻感悟,展现出不同历史时期知识女性对幸福的追求和爱的梦想。”石楠的这番话是真诚的。

《一边奋斗一边爱》的女主人公康沫若的爱情遭际,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是带有某种普遍性的,虽然与《生为女人》中刘金桂的生活环境与文化背景迥然相异,但世俗生活中人性美丑的自然冲突,以及人生苦难中人性美的正常伸展却殊途同归。可见作者写女性、写爱情与写苦难都贯穿着追求真善美这一文学永恒价值的红线。可见文学苦难书写的审美价值,正体现在生命痛苦与生活磨难中所领会到的人类存在的尊严与生命力量的伸张。正如石楠在《我为苦难者立传》中所说的:“苦难造就不朽,苦难造就辉煌,苦难增添人生的光辉,如果老天假我以年,如果老天赐我健康,我会继续用我的传记小说艺术,歌唱苦难,继续为苦难者立传。”【2】

一位优秀的作家在描述自己笔下的主人公的痛苦与灾难时,实际上是在诉说自己的生活体验,是在描述他所熟悉的人类的生活境遇与情感历程。因此,读者能够从作品的忧患中领悟到自己的忧患,能够从作品的希望中看到自己的希望。

石楠的主要作品如《画魂——张玉良传》、《寒柳——柳如是传》以及《生为女人》等,都是表现爱情故事,而女主人公又通常是爱情悲剧的承受者。无论是张玉良、柳如是,还是刘金桂等人,她们的悲剧性的爱情遭际与人生命运,既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

作家写人生苦难以爱情悲剧为切口,这是清醒而理性的。这是因为爱情从出现的那天起,一方面作为社会生活的必然产物,表现出人与人之间最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爱情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自我欲求,又往往表现出与社会和自然的不可避免的矛盾冲突。那种由于爱情的不幸和毁灭而导致的苦恼惆怅和忧愁,也往往促发人自我意识的悲剧性的觉醒。

难能可贵的是,石楠笔下的女主人公们面对悲剧性的人生命运,没有“怨妇”心理,只有抗争者意识。张玉良平生多难,人生座右铭竟是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柳如是一生坎坷,欲爱不能,却用生命践行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妇亦有责”这一豪迈誓言。作家写苦难亦写抗争,总是为自己的女性同胞指出一条光明的前途,这正体现出优秀文学作品向上向善的正面素质。

注释:

【1】舒芜等,《中国近代文论选》(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14页。

【2】石楠,《石楠文集》第一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第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