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徽作家网  |  设为首页
安徽作家网

安徽省作协主办

一场心灵洗礼之旅 ——“仰望九华”大型采风活动侧记

发布时间:2018-02-22  来源:《作家文荟》2017年第2期  作者:王宏权 王光龙


 

春服渐褪,夏热悄然而至。在这风和日丽的423日,安徽省作家协会、池州市文联、池州市作家协会及九华山文联特联合开展“仰望九华”大型文学采风活动。市直以及各县区作协70余名骨干会员参加采风活动。采风团参观了九华山下柯村及周边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景观——地藏圣像景区,千年古村老田吴村,历代高僧墨宝陈列馆、启愿汇佛教文化公司,佛国生态园、大愿陵文化园、二圣殿等景点。

 

行旅九华,领略秀美风光,探寻心灵之旅

 

4月23日 ,下午阳光余热正烈,从合肥和池州市、县区赶来的作家们齐聚九华山脚下,激情高涨。稍作休息,大家便去往九华山历代高僧墨宝陈列馆,感受丹墨飘香。演一法师早已在“禅林翰墨”的牌匾下等候。陈列馆门两侧上书:心中本无一物,源外别有洞天。推开铜扣红门,大家一起有序地进入陈列馆。

墙壁上,挂满了历代高僧的书画作品。无论是佛源高僧“满地藏菩萨愿,体天下众生心”的飘逸潇洒,还是智德高僧墨竹图的空灵传神,都让驻足的作家们叹为观止。演一法师生动讲解了书画中的奥秘,并带领作家们观看了馆藏袈裟,详细介绍了袈裟的不同种类和图案区分,在场的作家们获益匪浅。

随后,作家们又来到云波书院和九华山佛国园。山路崎岖,远远的佛音盈耳,霞光飘洒在山间,周遭的一切仿佛都有佛性,人至此,浮躁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演一法师向大家介绍了附近庙宇的历史和正在修建中的佛堂。法师说到生活中处处皆是修佛,关键在于心中是否有佛的禅理。随后,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作家们沿着山间小路,看到了劳作的山民,嗅到了淡淡的花香,炊烟袅袅,溪水潺潺,人行景中,景融行人。

4月24日一早,作家们抖擞精神,继续一天的采风活动。晨光轻洒,薄雾还未散去,大家就来到了千年古村老田吴村。在吴姓后人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九华行祠和吴氏大宗祠,了解老田吴村的来历。李白曾写到“洪荒既已判,江天今以图。未有九华图,先有老田吴”。沿着绕村而过的玉带河,大家走在这座古老的村落里,沿着古旧的巷弄,抚摸着斑驳的青苔,感受千年村落的厚重文化。不远处,浣衣的妇女,悠闲的耕牛,时光仿佛都静了下来。

出了老田吴村,大家来到了大愿文化园圣像景区。丛林掩映,道路平坦曲折,地藏王菩萨圣像高高里立在两山之间,俯视着世人。大家怀着虔诚的心,登上九十九级台阶,来到圣像的脚下,抱一抱佛教,许下一个心愿。大家在圣像脚下合影后,并参观了景区内的馆藏石雕、法器展品、书画作品和摩崖石刻仿品。了解了佛教东传的历史,感受到佛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午的座谈期间,九华山文联陈寿新主席向各位作家的到来表示了欢迎,九华山佛教文化研究会石泉主任介绍了大愿文化园的概况。

下午,大家一起来到启愿汇和二圣殿。聆听了启愿汇负责人徐光焰介绍启愿文化的历史,大家双手合十,一起启愿祈福。出了启愿汇,外面的阳光正好,大家来到大愿陵园,穿过石拱门,参观了《先祖用之公生平事略》的石碑,走向高高的台阶,俯瞰整个陵园景色。

池州市作协常务副主席陈春明感叹道,佛国九华,不仅自然风光沾染了佛性,也让池州的文学创作沾满了灵性。这次的采风活动,不仅让作家们领略到了秀美九华的风光,也激发了我们创作的灵感。

活动结束后,采风成员完成的文艺创作作品将遴选若干优秀作品上报市文联和省作协。市文联将结集出版下基层采风作品集。

伴着晚霞,大家踏上归程的路。九华山色,佛光普照。行至此处,心灵也受到了洗礼。这次采风活动,不仅让作家们看到九华之美,也展现了池州丰富而博大的旅游资源,更是打造文化名市的一次创作之旅。

 

文学座谈,聆听专家授课,解开创作疑难

 

23日晚,在九华山中心大酒店,安徽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潘小平、省作协秘书长《诗歌月刊》主编李云、《安徽文学》主编李国彬、省作协创联部主任余同友和池州市直、县区作家一起探讨文学创作,交流文学创作经验。

省作协秘书长、《诗歌月刊》主编李云介绍了《诗歌月刊》先锋性、探索性和年轻化的定位,栏目设置。提出了“六个少写”:少写小情、小我;少写抒情诗;少写装神弄鬼的诗;少写时令诗、唱和诗和游记体;少写二手诗和少写跟风诗。“四个多写”:多写格调境界高的诗;多写有价值、创作力的诗;多写有思想深度的诗和多写反应社会转型期的诗。并通报了省里对作者扶持的一些政策。

《安徽文学》主编李国彬介绍了《安徽文学》的栏目设置,并提出了《安徽文学》小说选稿的要求,“六感”:陌生感、移情感、当下性、真实感、尊重感、节奏感和广阔感。

省作协创联部主任余同友提出了“野性”之说:池州地域上缺少野性,写作上少野心。写作上要有野心;本土写作的乡野气息;灵魂的狂野。

安徽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潘小平提出了散文与小说真实与虚构的问题。小说要高于生活、追求艺术的真实,叙事的冲动来源于审美,希望大家要多读无用之书,深入生活,写出自己的生活本真,增加文字的温度。在散文创作上,要多读哲学、文化史和学术史方面的文章,提高散文思想深度,把握好散文片段化的叙事节奏。

在座谈会上,我市著名作家查一路提出了小说叙事结构切入的问题。潘小平院长认为,小说的叙事理论已经趋于成熟,小说的症结点也在于小说文本中叙事的方式创新。潘院长讲解了长篇小说叙事模式中家族叙事、时间叙事的固定叙事方式,认为叙事创新在短篇小说领域大有可为。

青年骨干作家王光龙提出了小说创作文人中个人介入的问题。潘院长指出,艺术的真实和文本的真实是两个看似不同的不概念,却似草灰蛇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小说创作中,艺术的真实更加重要。潘院长建议从短篇小说入手,加强小说艺术的创新。

最后,大家积极发言提问,作协主席何家荣主持这次文学创作交流座谈会并做了总结性发言,感谢省作协领导及省刊主编们百忙之中对“仰望九华”文学采风活动的支持,创作上的有益辅导。本次创作交流活动,正如参加本次采风活动的我市作著名诗人阿成所言:这次市文联、作协联合开展的文学釆风活动,虽然时间不长,但组织、安排得非常好,把地点定在九华山下、主题确定为“仰望九华”也非常好。尤其是邀请省内几位著名作家、主编给我们面对面授课、交流,使大家受益匪浅,听了潘小平等四位老师的讲授、点拔,解决了创作上许多困惑已久的问题,有胜读十年书之感。

 

深入生活,搭建活动平台,创作精品佳篇

 

这次采风活动是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文艺座谈会和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市文联关于文艺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下基层活动的要求,用行动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以及我市“旅游兴市、文化名市”发展战略,推进我市文学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近年来池州市作协在省作协的指导和市文联的领导下,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谋划和推进作协各项工作,利用作协平台为广大本土作家举办了一系列的文学采风和征文活动,反响很大,很多作者参加活动的愿望强烈,希望今后多举办这类活动,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富有时代气息,接地气,留得下的好作品。去年第七期的《诗歌月刊》首次以池州方阵的形式,使我市23名诗人的作品集中展示,激发了作家们的创作灵感和创作热情,增强了作协的活力和凝聚力。

近期市作协将遴选一批本次采风活动的优秀诗歌作品再次推荐到《诗歌月刊》,让作协真正成为文学创作者的精神家园,为推进池州“文化名市”战略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