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迹下的心跳(三章)
司念
一座车床
车床的身体里都住着一群人。
秋天早晨的电通广场,喷泉轻慢地运转,时间的藤蔓爬上了红色的厂房,你感到生锈的精神重新焕发青春的活力。
一座车床如沉睡的巨人,一台电动机振动劳动者的心,一个变压器稳住了起伏的情绪,一根电缆连接了农村与城镇青年的梦。
京城电通是工人的天地,是机械化的源头。车床轰鸣,铁器碰撞,弹奏着建设的韵律,回荡起青春的足音。
一个秋天的早晨,锻造工关闭了链条履带,车床走入沉寂。自动化的履带轻声运来,高效的生产力创造新的设备。他感到无边的失落与哀伤,多年制造的习惯将两手龟裂开来,他称呼粗糙的双手为“工业遗产”。
也许是减去了一些往昔,遗留下的产业是链条式的存在,更是永恒的存在。
已经改朝换代,已经华丽转身。一批锈迹斑斑的设备保存在广场的不同角落,它们被装扮和造型,成为文化的重要表征,期待唤醒一段热火朝天的记忆,铭记历史天空下的辛勤和汗水。
在产业园
谁嫁给文化,谁就拥有另一种幸福,还有未来。
文化产业园,一个文化意义深厚的专有词,承载往事的专有物。
难题是转换美学,将农业设计转换成工业风格:注重空间的有效,融合了建筑、景观、雕塑,营造了建筑之美的环境。
文化产业园的美是多维的,提升城市形象,增添新景观,扩充旅游资源。
文化产业园的载体是多种的,文化企业和科技公司集聚,兴办活动和展览,游学和餐饮,使得电通成了真正的热土。
一座火车头,聚集了成群的学生参观。一间美术馆,排列了世界的名画,瞪大了五湖四海的眼睛。一个咖啡屋,聆听的是当代诗人无法言说的诗学。
有隐喻要激活。电通产业园更新多元化的产业形态,进行跨界融合,促进生态平衡,引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关注保护环境,服务当下人的情感和社会需求。
我已经注意到,啧啧的称赞声中,诞生出新的隐喻。
它让当代人找到舒适、安全和便利。
它把历史、社会和教育渗透在美感之中。
它让科技和人文的古老心脏重焕新的春天。
马达及其他
马达喜欢石油的乌黑和浓稠,喜欢音乐的敞亮和流畅。不喜欢错别字一样的笔误,也不喜欢不着边际的时间。
马达喜欢道路的旋律,喜欢灯光的眼眸。不喜欢阻挡那样的坷坎,也不喜欢破碎那样的姻缘。
马达喜欢的,我也喜欢,马达不喜欢的,我也同样不喜欢。
拥有心怀马路的品质,这就够了。
马达的全部喜好,怎么与我如此类似?
我注意到一块铁,磨着磨着,就会呈现光芒。
一块铁,敲着敲着,就会出现声音。
一块铁,跟着战士,就会是最锋利的武器;一块铁,跟着阳光,就会是最耀眼的火焰。
一块铁,要是跟着诗人,无需淬火,就从哑口无言变成一朵绽放的花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