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徽作家网  |  设为首页
安徽作家网

安徽省作协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浦溪河的一年

浦溪河的一年

发布时间:2021-10-15  来源:安徽作家网  作者:安徽作家网


  日前,我省作家项丽敏散文集《浦溪河的一年》由黄山书社正式出版。






作品简介:


  这部散文集是作者以一年时间为经、以春夏秋冬四季为纬,对黄山北麓的浦溪河所做的观察与书写。翻开书页,如同跟随作者沿着四季在河边漫步,昆虫的秘密生活、鸟类的繁衍迁徙、路旁植物的香气、村落烟火的温度,这一切都包含在大自然那些细微又蕴含神迹的场景之中。

  《浦溪河的一年》收有80余幅图片,是一本图文俱佳的散文集,也是一片从原野生长出来的庄稼,宁静淳朴,富有诗性,慰藉人心。字里行间有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对生命本源的思索,河流两岸的风物皆是人们熟悉的,可以触摸的,因此格外令人感到亲切。




作品节选:



浦溪河初夏之歌



初夏之歌


  走到浦溪河边,远远看见河心两三只斑嘴鸭。将手中的相机打开,对准它们,等它们飞起来的瞬间按下快门。等了好一会,它们还是没有飞起来的意思。

  这清晨大好时光,我可不想就这样傻等着,还是去别处碰碰运气吧。收起相机,正准备离开,却见近处一丛水草摇曳不止,从里面游出一只大斑嘴鸭,又游出一串小葫芦娃。

  小葫芦娃是斑嘴鸭的孩子,刚出壳不久,绒球一般浮在水面。一、二、三、四、五——总共五只。

  显然,大斑嘴鸭是想带着它的孩子们逃离此地。它们方才的隐身之所离我太近了,不过七八米的距离。这时从田里又飞来几只灰头麦鸡,在头顶盘旋,神经质地嘎嘎大叫,像是驱赶我,又像在警告斑嘴鸭:快逃,快逃,赶紧逃。

  如果是往常,大斑嘴鸭肯定一拍翅膀,从水里飞走了。而现在它不能飞,它不能丢下孩子独自逃生,只能在水里和小斑嘴鸭一起游着。

小斑嘴鸭游得太慢了,懵懵懂懂,三心二意,要么落在后面,要么游出了安全范围,大斑嘴鸭只好放慢速度,嘴里不时发出鸣叫,招呼这个,催促那个,努力将孩子们拢在身边,向河心游去。

  斑嘴鸭天生一张喜剧演员的面孔,无论多么惊慌、焦虑,表情看起来依旧乐呵呵——就连发出来的声音也像是愉快的笑声,不像灰头麦鸡,一叫起来就不得了的样子,看谁都像是强盗,充满警惕。

  灰头麦鸡警报的大叫惊动了附近另一家子——也是斑嘴鸭,从隐身的水草里游出,排列队伍,向对面游去。这一家的孩子数量有点惊人,数了数,居然有十四只。大斑嘴鸭游在后面,不紧不慢,那阵势,像是老师护送一个班级的孩子走路去上学。

  今年浦溪河的斑嘴鸭数量明显多于往年——也许往年它们也是很多的,只不过我没有关注到。事情往往是这样,当你关注什么的时候,你的眼睛就能看见什么。

  今年浦溪河的布谷鸟也多于往年。近一个月,只要走到河边,就能听见布谷鸟的鸣叫,有时是我跟随着鸟鸣,有时鸟鸣跟随着我。

在近距离拍摄斑嘴鸭的一家子之后,就听到布谷鸟那穿云破雾的歌声。顷刻,河面明亮起来,阳光从天而降,万物生辉如同新生。

  难得的是还看到了神秘的布谷鸟——在此之前,只是听到它的声音,见不到模样,仿佛它是透明的,随风赋形。

  举起相机,对准天空扑扇着翅膀的布谷鸟,发现它后面还跟随着一只——应该是它的伴侣。

  布谷布谷、布谷布谷……其中一只边飞边歌,声音如同金色的稻谷种子,从空中撒落下来。另一只则默默跟随,在河流上空飞了一圈,在水田上空飞了一圈,又向村庄边的树林飞去。



野鸟的名字


  节气到了小满,十字畈田间的鹭鸶就多起来了。

  正在翻耕的水田成了鹭鸶赶赴的市集,从四面飞来,簇拥在哒哒作响的犁地机周围,毫不畏惧。对鹭鸶来说,犁地机不过是脾气有点急躁的厨师,大声咆哮着,从泥土下为它们端出泥鳅、蝌蚪、田蚌这些肥美的点心。

  当犁地机调转方向,鹭鸶就纷纷飞起来避开,翅膀在空中免不了相互碰撞。守在一边拍摄的我,期待的正是这富有生趣的场面。

  灰头麦鸡也夹在鹭鸶中间,双目圆睁,看着四周,担任着警卫的职责,见到有人走近,就尖声大叫着飞起。对于灰头麦鸡的报警,鹭鸶不以为然。美味当前,哪里还顾得上别的。翻耕季,对鹭鸶来说就是一年一度的美食节,放开胃口,只管享用便是。

  与鹭鸶一道参与这宴席的还有丝光椋鸟。丝光椋鸟的体型小于麦鸡,大于家燕,喜欢群体出没,当它们从地面腾空而起,就是一条浪花翻飞的银河。

  这幕水田野宴的场景,去年初夏就曾见到过,那时我还叫不出丝光椋鸟的名字,也分不清牛背鹭与白鹭、池鹭与夜鹭之间的区别,把灰头麦鸡错认为长脚秧鸡,把小䴙䴘错认为斑嘴鸭的孩子,把棕背伯劳当做松鸦。至于其它日常见到的飞禽,多半也是不知其名,只含糊地统称它们为野鸟。

  大约是从去年此时开始,我有了这样的愿望:去留意居所附近日常所见的鸟类,通过拍摄观察它们的生活,把它们当做友伴,聆听它们声音,叫出它们的名字。

  当我听从心愿去做的时候,这才发现,原来生活的周围有那么多充满灵性的可爱生命。我仿佛在熟悉的地方发现了另一个王国的存在。

  这个王国一直就存在着。我的童年、少年、青年和现在,从未曾远离过这个王国。当我局限在人的躯壳,深陷在人的生活,烦恼于人的烦恼,这个王国就变得很小很小,甚而忽略。而当我把自己从人的逼仄世界里拉拽出来,融入万物之中,那将我与天地自然隔开的围墙也就消失了。我不再只是一个“人”,我成为看见的一切,生命的边界由此打开和拓宽。

  这一年最快乐的事就是认识路上遇见的鸟。每天早晚出门行走,目光会下意识地寻找它们,用相机拍摄,再依照图片提供的线索,上网查找它们的名字。查到后写进笔记里,下次重逢,就可以像朋友一样叫出名字了。也有突然忘记的时候,使劲想也想不起来,走着走着,又想起来了,在心里欢喜一阵。

  每只鸟都有各自固定的活动区域,因此我总是在相同的地点遇见同一只鸟,听到同样的鸟鸣。这是很有趣的事,仿佛那只鸟有意在那等着我,和我打招呼,这让每天早晚的漫步有了赴约的意味。

  一年的拍摄和观察,我差不多拥有了一张居所五公里处鸟类的活动地图。这可是了不起的收获。只是我不善于图形的绘制,无法把这张图拿出来与人分享,我能拿出的就是这一年书写的自然笔记,这是另一种绘图方式——将看见的、感受的、认知的以及在心灵留下划痕的,用具有画面感的文字去记录和呈现。

  除了鸟类,这一年观察和记录的还有浦溪河的生态、田野常见的昆虫以及皖南乡村的生活场景。“只要怀着朴素的情感的去观察我们所居住的附近,有时哪怕是庭院里的一棵树、一片叶,也会使人体悟到生的根源和意义。”——这是日本画家东山魁夷说过的话,而我多年来的写作也正立足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让写下的每一行字都和脚下的土地接壤,接受其教诲,由此获得生命的启迪与心灵内在的宁静。



大地画卷,自然之诗


  芒种节未至,皖南已入梅。

  今年的梅雨季来得略早,比预期的时间提前到达,令人有点措手不及。

  十字畈的村野,插秧的农人大清早就下到田里,六七人排成一行,头上带着草帽,脚上套着水靴,腰深深地弯着。

  农人身后是马头墙的白房子,房子后面是青山。夜里下过雨的缘故,此时山间云湿雾重,低空缓慢漂移,随时会变成雨点落下来。

  尚未插秧的田里蓄满了水,倒映着山色云影。一位农人拿着木耙在耘田,远远看着,倒像是提着画笔作画。

  天地都是静的,只有人和云在其间移动。

  移动的还有白鹭的身影,从山间飞出,落在明晃晃的水田里,片刻又飞起,向另一边的水田飞去。

  插了秧苗的水田如同写满诗句的宣纸。那些诗句,每一个字词标点都有生命,含翠欲滴,落地即生根,滋滋滋,寂静又贪婪地吸着水。

  大地画卷,自然之诗,这个时节的皖南是迷人的。

  梅雨前后也是雏鸟长成试飞之时。马路的人行道,时常看见倾巢而出的乌鸫、黑领掠鸟、丝光掠鸟、斑鸠、八哥,一只跟着一只,排列齐整,仿佛一家子出来郊游。走在前面的亲鸟时而停下,嘴在地上啄着什么,后面的雏鸟就模仿着,也在地上啄来啄去。

  雏鸟的羽翼已经长齐,体型和亲鸟不相上下,只是鸣叫声还是稚嫩的,透着依赖和胆怯。见到有人走近,或有猛禽在天空盘旋,在队伍后护卫的亲鸟就发出警报,领头的亲鸟赶紧向路边的灌木丛钻去,雏鸟紧随其后,缩着小脑袋,跌跌撞撞钻进灌木丛。

  行道树的树枝上也有雏鸟,孤单的一只,或两三只结伴,紧抓绿叶枝条,目光怯生生,左顾右盼,像个刚出门还辨不清方向的孩童。守在近旁的亲鸟飞过来,嘴里衔着虫子,雏鸟撒娇般的迎过去,叽叽叫着,嘴喙大张,向亲鸟索食。本以为雏鸟能如愿以偿,不料亲鸟转过身,尾巴一抬,翅膀扇开,飞向另一棵树。雏鸟迟疑片刻,张翅跟着飞过去。

  庄稼地也是雏鸟练习生活技能的场所,这时节的瓜藤菜叶上幼虫极多,松软的泥土里蚯蚓也很多,雏鸟跟在亲鸟后面,东啄啄,西扒扒,很快就学会了如何捕食。

  等雏鸟的翅膀完全长硬,离开亲鸟独自生存之后,在林中相遇,彼此是否还会认得?这是鸟类的秘密,也是大自然的秘密,只有怀着好奇又尊崇的心,深入其间、孜孜探寻的人才能解开吧。



果树的食客们


  这几日红叶李树可谓食客盈门,走一拨来一拨,走一拨来一拨,简直把这里当成了全天候自助餐厅。有时好几拨客人聚在同一根树枝上,各取所需,彼此倒也相安无事。

  这些食客里我认得的有白头鹎、绣眼鸟、领雀嘴鹎、乌鸫、灰掠鸟。

  白头鹎每回来的时候都是一对儿,一只紧跟着另一只,像那些须臾不可分离的小恋人,吃饱喝足,又一起飞走。

白头鹎的另一个名字叫白头翁。在我们乡间,常把那些懒惰成性的人比做白头翁,教育孩子时也拿白头翁做反面教材——这也学不好,那也不想学,好吃懒做,到头发白了还是一事无成。

  可真是冤枉了这鸟,人家那是天生如此——后脑勺生来就有一圈儿白发(其实挺酷的),和懒惰完全没有关系。

  绣眼鸟的体型极小,站在红叶李树果子中间,也不比那些果子大,若不是它的小脑袋转来转去,真像是一枚树叶子。

  绣眼鸟有时单独飞来,有时一家子四五口全飞过来,也不吵闹,静悄悄的,吃一口果肉,抬头看一眼周围,发现阳台上有人站着,离它很近很近,也不惊慌,不像别的鸟那样赶紧飞走,仍旧低头吃一口果肉,抬头煞有介事地看人一眼。

  绣眼鸟的眼睛外围有一圈白色绒状短羽,好似戴着一副白框眼镜,又似化了一种很特别的眼妆,平添几分俏皮与秀气。绣眼鸟不仅吃果肉,也吃那新冒出来的嫩叶芽儿。春天红叶李树开花时,也见过绣眼鸟来吃花——不,是吃花蕊里的虫子。绣眼鸟的嘴细长,轻易就能伸进花蕊,小脑袋对着花朵低垂,看起来就像在细嗅花朵的香气,姿态颇为动人。

  一个多月前,第一次在小区用相机拍摄到领雀嘴鹎后,就经常看见这种鸟。原来领雀嘴鹎并非稀有,而是像乌鸫和斑鸠一样,随处可见,以前之所以不认识,是因为没有仔细留意过,也不知道它的名字。

  可见拍摄对于认识鸟类是如此重要。也不仅是鸟类,别的事物也是如此——相比那些没有被拍摄过的,人总是更容易记住拍摄过的面孔和场景。拍摄需要凝视,而凝视的过程强化了记忆。

  领雀嘴鹎和白头鹎的体型相似,背羽也是一样的橄榄绿,比较明显的区别就是头部和胸腹的羽色——领雀嘴鹎头部是黑色的,胸腹的羽色是暗绿,而白头鹎的胸腹是灰白色。

  乌鸫很少飞到树上吃红叶李的果子,也很少带着伙伴一道来进食。乌鸫更喜欢独自在树下转悠,吃落在地上的熟果,偶尔飞到树枝上,发现我正注视着它,就“吉雅”一声,随即飞走。

  乌鸫善鸣,会很多种腔调,几乎所有的鸟鸣都能被它模仿,很难弄清它原本的鸣声是怎样的——也许就是这一声短促的“吉雅”,毫无表演的成分,完全出于本能。

  灰掠鸟和乌鸫相反,从不单独出现,一来就是一大家子,有次甚至把刚出巢的一窝雏鸟也领了过来,数不清是五六只还是七八只,挤在比较隐蔽的矮树枝上,嘁嘁喳喳,发出向亲鸟求食时特有的鸣叫声。

  在这众多的食客里,唯有灰掠鸟是在进食时会鸣叫的。别的鸟都很安静,悄没声儿,如果不是看见树枝摇来晃去,根本不知道有鸟儿在那里进食。而警惕性最高的也是灰掠鸟,不等我在阳台站稳打开相机,它们就呼啦啦飞走了,快速扇动的翅膀如同旋转的小风车。

  昨晚刮了一整夜大风,今早起来,去阳台看红叶李树,枝头上的果子稀疏可数。有一根树枝断裂在那里——是被风折断的吧。

  再过两天,树上就该干干净净,一颗果子也不剩了。而接下来,鸟鸣也会变得稀疏,盛大起来的将是夏日蝉鸣,河流一样,大雨一样,在空中绵延不绝。世界深陷其中,无边的喧哗,无边的寂静。




作者简介:



  项丽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协理事,长期生活在皖南太平湖畔,现居黄山北麓的浦溪河边。写作散文与诗歌,已出版《临湖》《器物里的旧光阴》《闲坐观花落》《山中岁时》等十余部作品集,多次获得省级政府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