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徽作家网
|
设为首页
个人中心
退出
安徽省作协主办
首页
安徽作协
作协信息
文学动态
文学奖项
文学皖军
安徽方阵
皖汇精品
新作发布
网络作协
网事大咖
网络文学
在线连载
在线阅读
长篇
中篇
短篇
诗歌
散文
《安徽作家》
安徽作家辞典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协信息
>
使人民在精神生活上更加充盈起来
使人民在精神生活上更加充盈起来
发布时间:2022-01-06 来源:安徽作家网 作者:安徽作家网
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一百年来党领导下的文艺工作为增强人民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发挥的重要作用,殷切期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使人民在精神生活上更加充盈起来”。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文艺工作在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过程中不可或缺。
文者,贯道之器也。文艺通过塑造富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使人在艺术享受中、在审美愉悦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具有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所不具备的感召力。如鲁迅所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由此可见,文艺的重要作用更在于它善于捕捉人民心灵角落的“火光”,点燃灵魂深处的激情,将向善向美向上的元素汇聚在文艺作品中,催生出人民的精神“灯火”。
文艺向善,能引导人民的道德追求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从《尚书》中皋陶的“为政九德”、孔子的为民“五仁”到北宋大儒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真正能够增智立德、经年传世的文艺作品, 往往正是因为其蕴含着向善的道德力量,而被一代代人广泛接受和认同,最终形成整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与道德标识,让人身处物质富足的世界能自觉找准方位,在美丑、荣辱、利害面前作出正确的选择。
文艺向美,能丰饶人民的情感世界
。
古今中外,伟大的文艺作品都会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颂扬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文艺对美好情感的呼唤和对个体尊严的呵护,能够激发出人们内心丰富的感知力,将心灵观照还原到生活最本真的部分,找回人性的温度与生活的美好。越是物质生活极大富裕的时候,人民越需要在文艺的精神愉悦与享受中“各以其情而自得”,进而思索物质世界中某些可贵价值的失落、挽回和重建,激发建设美好家园的意愿。
文艺向上,能增强人民的奋斗力量。
一百年来,中国文艺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连接在一起,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变革贡献力量,起到了“教导人,引导人,鼓舞人”“成千成百的人变成了革命家”“整个的人来了一次深刻的转变”“使人一辈子精神饱满”等巨大作用。革命年代,在文艺感召下,人民热血沸腾,无数仁人志士无惧无畏,始终坚信黎明会驱走黑夜,希望会胜过绝望,人性的崇高必然会战胜鄙陋,并为之奋斗终身。不管身处哪个时期,文艺始终与人民一道,汇聚成为国家和民族追求进步不懈进取的奋斗动力。
大道如砥,踏歌而行。追求共同富裕之路上,物质富裕让“好看的皮囊”比比皆是,文艺充盈下的精神富裕却能让“有趣的灵魂”处处发光。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应充分发挥文艺的滋养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昂首前进。
来源:《学习时报》2021年12月31日第1版
置顶
上一条:铁凝: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 铸就中华...
下一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热门点击排行
安庆长江干堤大电厂段抢险再回顾
江红波
省文联七届二次全委会在合肥召开
安徽省作协会员第二轮摸底情况公示
《无言的结局》 上
《无言的结局》 下
《农民的眼睛》下
中国作家协会2018年新会员名单
关于安徽省作协开展个人会员重...
热文打榜
马钢作协开展“走进生态矿山—...
新作速递 | 作家汪向军散文...
新作速递 | 作家司舜散文诗...
新作速递 | 作家季宇散文刊...
和县徐斌稻作文化工作室揭牌
2024年度安徽省作家协会新...
新作速递 | 作家洪放短篇小...
“读经典 诵潜阳” 202...
“网著梦想”2025年安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