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徽作家网  |  设为首页
安徽作家网

安徽省作协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协信息  >   以笔为援 抗击疫情(一)

以笔为援 抗击疫情(一)

发布时间:2022-04-01  来源:安徽作家网  作者:安徽作家网


编者按


  疫情反扑,人间有爱。

  连日来,江淮大地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基层干部、公安民警、人民教师、志愿者……舍小家、顾大家,战疫情、勇担当,勾勒了一幅幅“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的抗疫动人画卷。

  抗击疫情,人人有责。

  我省广大文学爱好者积极投身抗疫现场,深入一线,创作出了一大批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优秀抗疫文学作品,旨在以文学形式弘扬抗疫精神,礼赞身边平凡英雄,提振抗疫信心,汇聚起上下众志成城、齐心抗疫的强大精神力量。

  以下是择选淮南市作家群体部分文学作品,以笔为援,记录抗击疫情的感人事迹,展现众志成城的城市温度。




战疫接力

米可


引子:

  3月下旬,安徽省淮南市发现新冠疫情确诊病例,随后疫情快速蔓延。危急时刻,全市公安机关全力以赴、勇毅前行,在责任与爱的接力传递下,切实守护起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1)第一棒 检测

  周日傍晚,新市场派出所民警孔莉接到即刻返岗的通知:辖区要连夜组织大规模核酸检测,急需派出所做好检测点的安保工作。

  收拾行装时,孔莉的女儿一直在边上默默看着。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那一阵的分别,已经女儿的回忆里扎了根。这一次离家,也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回来。

  临出门时,孔莉笑着劝慰女儿:“妈妈不只是家里的大姐大,也是派出所的大管家。我回单位后,你要替妈妈担起管家的责任啊。”

  半小时后,孔莉戴着口罩出现在核酸检测点,同时抵达的还有许多小区居民,大家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神情透着紧张与好奇,尽可能分享有关疫情的小道信息。这哪儿成,孔莉赶忙维护秩序,确保人与人的安全距离。有位刚在家喝过二两的大爷打趣道:“派出所的女同志也要上一线啊。”孔莉便笑答:“是啊,咱们女同志都冲在前面了,你们大老爷们也得好好配合啊。”大爷脸一红,重新戴好了口罩。

  可毕竟人数众多,三月的夜还有几分倒春寒,排队到了晚上10点多,人群中有了牢骚声。其中有个小伙子的嗓门尤其大,原来他是陪着怀孕妻子一同来做检测的,但排了两个小时还没轮到,可回家等通知,又得让老婆挺着大肚子爬六层楼。小伙子一急,嘴上就没把门的了。孔莉见状,和社区干部商量后,当即给孕妇开了绿色通道,小伙子也沾了媳妇的光,提前完成了核酸检测。两人离开前,孔莉还给他们留了手机号码,说是等宝宝出生后,她会帮着小两口联系办理初生入户的手续。

  忙到凌晨两点多,小区第一轮核酸检测才算结束。回所路上,孔莉倚着车窗,看到一轮明月挣脱了乌云,高悬于夜空。孔莉暗暗期许,希望通过核酸检测能够早日拨云见日,把疫情散播的情况摸清楚,这样大伙儿才能有的放矢,夺取抗击疫情的最终胜利。



(2)第二棒 流调

  凌晨两点,疫情流调大厅里灯火通明,一片繁忙景象。

  协查函一批接一批从风控区内推送出来,虽说增加了人手,也配置了各种硬件措施,但仍然忙不过来。原本做后勤保障的白冰便操起手机,主动参与核查工作。

  午夜的电话铃声,大多带有某种不详的征兆,白冰明显可以从电话那头中听出防备与不安,有些群众甚至会将白冰作为电诈分子怒言呵斥。白冰却并不在意。他在派出所工作多年,性子早已磨平,大伙儿都亲切称他一声“大白”。因此,对于那些提出质疑的群众,白冰反倒夸赞对方有很高的防骗意识。沉稳且亲和的语气,让群众们大多愿意配合他完成数据核查:核销隐患自然是老天保佑,如果核实确为密接或次密接,便是另一番紧张与细致的记录和问询。

  有位独居的老太太,说不清自己的行程轨迹。白冰便通过在手的数据,帮她一点点还原都去了哪些地方,见过哪些人。结论是老太太属于次密接者。老太太惊惶起来,电话里一会儿说养的那些花草,一会儿又说投喂的流浪猫。白冰不忍打断,他耐心地听着,在琐碎的信息中拼凑出老太太晚年的生活日常。在淡淡的忧伤与感慨之余,白冰才细心地提醒她关好水电煤气,带好随身衣物,对了,那些治疗慢性病的药物也一定要带着。

  挂断电话后,白冰再看流调记录,竟然满满写了一页隔离前的小贴士:除了个人防护要点以外,更多是生活物资和生活琐事。是啊,老百姓关心的不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嘛。



(3)第三棒 转运

  清晨,新庄孜派出所民警易建奎刚在警车里迷瞪睡着,负压救护车的司机老金便一声吆喝,说是又有新任务了。易建奎在太阳穴边上抹了抹花露水,人也就清醒了过来。

  这次任务是转运一家四口,一个老人,一对夫妇,一个五岁的小男孩。他们已经提前接到电话在楼下等待,即便身边有行李箱,却并不很惹人注目。可一等到救护车和警车鸣笛进入小区,群众便不自觉地上前围观。

  易建奎本就人高马大,是局里的篮球队长。虽说平日里和人说话都是含胸带笑,一副和蔼可亲的模样。但面对围观的群众,他还是直起腰板,扎紧腰带,虎背熊腰的模样给人强大的压迫感。大家便知趣地停下脚步。

  拉开安全距离后,老金安排这一家四口上了负压救护车,正要关门,小男孩哇地一声哭了出来,拼命拽着车门不松手,怎么都哄不好。易建奎此时又变回和蔼可亲的警察叔叔,将警帽戴在小男孩的头上。小男孩一愣,也不哭了,伸手摸着帽上的警徽。老金也在此刻关上了救护车的门。

  回隔离点的路上,所长打来电话,要安排易建奎休息。易建奎婉拒了,他说现在回家或是回所,都有传播病毒的隐患,倒不如继续和卫健委的老金一道做隔离转运工作。挂断电话,透过车窗玻璃,易建奎看见男孩还在把玩警帽。男孩的父亲则低着头,大概在对儿子说警察叔叔的英雄事迹。易建奎暗暗期许,希望这顶警帽会在男孩幼小的心里埋下一颗平安与正义的种子吧。



(4)第四棒 隔离

  1月中旬,八公山派出所辅警陈源敏申办了退休手续,之后和所里的兄弟姊妹们吃过了“告别宴”,只等上级批复后就可以回家养老。因此,所长也不再给老陈安排具体工作。

  年后,疫情刚反弹那会儿,区里在八公山派出所的辖区设置了集中隔离点。所里人手紧张,工作本就连轴转。陈源敏便主动向所长请缨:与其赋闲,不如由他去到隔离点执勤。“反正就是看大门呗,不需要多少技术含量。”陈源敏和所长打趣道。

  陈源敏原以为只需要在隔离点待上一段时间,等到退休手续办下来,就可以光荣“下岗”。可没想到这一驻守,便不觉间竟过去了一个半月。期间,被隔离的群众来了又走,医护人员也是换了一拨又一拨,唯一没挪窝的就是陈源敏。所长打过许多次电话,问老陈有什么困难,需不需要有人换班。老陈就打哈哈说这里不愁吃喝不愁睡,能有啥困难。

  当然,实际工作并非只是吃喝睡。老陈不仅要承担登记、巡控、排查隐患等日常安保工作,还要经常安抚隔离人员的情绪,避免发生矛盾纠纷。偶有空闲,陈源敏会回想三十多年的从警生涯,虽然只是联防队员到辅警的身份转变,但那些抓过的犯罪分子,那些救助帮扶的群众,许许多多面孔的竟然历历在目。

  陈源敏沉浸在平凡且光荣的回忆中,难以自拔,也不舍离去。他更不会告诉所长:其实退休手续早已办下来了,他只想站好最后一班岗,有始有终地给自己的公安事业画上一个句号。



(5)第五棒 设卡

  孔集派出所毗邻风控区。所里很多同志原本住在风控区内,抗击疫情战斗刚打响,派出所就减员了一半警力。但一接到设卡任务,所长谷宁还是带领其他同志一道上路,配合镇里做好二码联查和核酸检测工作。

  这天午后,检测点发生了小小的争吵。一名自驾巡游的摩托车骑手看到前方禁行,便想调头离开。可因为上一次核酸检测结果已超48小时,按照规定还需再做一次。小伙子认为自己是绿码,不太情愿配合,便发生了这场争吵。谷宁不着急劝解和普及防疫政策,倒是先把摩托车一顿夸赞。小伙子的气一下子就顺了,十分赞同谷宁口中的“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顺利地做完了核酸检测。

  矛盾调解后,谷宁注意到一名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在边上盯着自己看。只见她转过身,背上用笔写着“谷永红”三个字。谷宁一拍巴掌:“好家伙,是大姐啊。”

  虽说是一家人,但各自忙碌在不同的抗疫战线上,自除夕后就没再碰过面。工作间隙,姐弟俩给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打电话问候。老太太在电话里说:“家里的桃花和梨花快开了,也不知道你们能不能赶得上。”

  “娘!”谷宁亲昵地喊了一声:“疫情总会过去的,即使今年看不到,明年花儿也照样会开。”

  “是啊,娘,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等着我和弟弟回家看您啊……”大姐的话说到一半,鼻子一酸,就说不下去了。

  恰在此时,又有车辆驶入卡点,两人匆忙挂断电话,重整心情,再次投入到抗疫的战斗中去。



背靠祖国,淮河边筑一道抗疫长城



桂少云



三月阳光灿烂

花草绽开笑脸

而淮南凤台却遭遇了一场“倒春寒”

面对疫情偷袭淮河两岸

如何全民动员

以迅雷之势

打一场无硝烟的抗疫阻击战

让淮南与祖国一道

山更青,天更蓝

非常时期

每个人都在经受严峻的考验

党和政府坐阵指挥

各级部门协同布防

医务人员冲在一线

共产党员、志愿者临危受命

镇守阵地前沿

每个社区

都组成了主动出击的尖刀班

一次次核酸检测

把风险控制在最低点

对无症状感染者

源头梳理,层层筛查

提前

做好应急预案

让每一个新冠患者

都能感受免费救治的温暖

病毒无情人有情

此时此刻

我在核酸检测的队伍中

感受祖国强大

体味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一方有难

会涌入八方支援的暖流

众志成城,就有摧不毁的

一道道防线

党心民心军心凝聚

定能共克时艰

这阵势

只有人民至上的中国

能够力挽狂澜

怀揣动态清零的决心

誓与肆虐世界的新冠病毒挑战

天上,地下,水上

层层布防,道道拦截

力争不让

一个新冠病毒虫漏网

我们坚信

背靠祖国这个大后方

淮南一定山水无恙

凤台也会安然度过倒春寒

喜看淮河儿女含笑出门

去饱享

人间美好的四月天





致抗疫一线的花鼓灯演员



高树林





我知道你这几天都在连轴转

报不完的表格

贴不完的封条

跑来跑去双腿打颤


你一天一天的摸排

一天一天的上门核检


你披星戴月

你只简单的戴着口罩

面对密接或病患

你不会惧怕

成千上万的居民

你嗓子喊哑

电话打暴

你咬紧牙关

麻木的双腿又冲向前


我没想到你是花鼓灯演员

如果不是你露出

微笑的双眼

在大战疫情的面前

那么勇敢

我不知道你也是编导

真希望把今天故事

立在幕前

把抗疫的花鼓灯人

在来年的群英奖上展现





戴口罩的春天(组诗)



老井



所有的庸常都成了最高的奢望

到乡野里呼吸春天

去庙会上观看乡俗

在饭店里举杯畅饮

去球场里高声呐喊

在这个春天,我小声地对着

噤若寒蝉的远山许愿

当曾经庸常的生活变成了最大的渴望

当脚下的碎石变成天空的星辰

我们在被隔离的小区里

所做的事情只能是:推开窗子

只能眺望加仰望



在多事的春天,我和万物一起渴望

愿阳光的刀子早日划破病毒的大网

愿万恶的瘟疫被时间的烈火焚烧干净

愿季节早日拉开大雾的幕布

平凡的我们在地球的舞台上继续开始

庸常的出演



戴口罩的春天

阳光,像一根绳索
抓住它就能攀援到天上

拉紧它就能把太阳拽到屋内来

红肥绿瘦的春天,开始苏醒过来的万物

惊诧地望着沉寂的世界

栅栏,隔离不住春天

小区里玉兰露出笑脸,一树樱桃花

隔着高墙挠了一下东风的腰

戴口罩的春天,表情有些腼腆

一个戴口罩婴儿嘎嘎的笑声

将空气中暗含的病毒过滤

大地舒展开生病的肺部

轻轻喘了口气。湖泊大海中

冒出泊泊的水泡



注:主要文字、图片为淮南市作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