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徽作家网  |  设为首页
安徽作家网

安徽省作协主办

《新安晚报》刊发作家季宇专访

发布时间:2022-07-07  来源:安徽作家网  作者:安徽作家网




  我省作家季宇的首部长篇儿童文学《盲马》出版面世,以此新作实现了为儿童书写、为未来书写的文学新成就。目前,该书已入选安徽省“暑假读一本好书”读书征文活动推荐书目(安徽省暑期推荐书单)。

  红旗不倒,火种绵延。这是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长篇儿童文学,由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用15万字的篇幅描写了一匹盲马的传奇经历,充分展现了皖版少儿图书讲好党的历史、聚焦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使命担当。先天失明的小马“小白头”遇见勇敢、倔强的农家少年来福,一匹马与一个少年的命运变迁、一曲动人心弦的生命赞歌、一段革命传承的红色记忆,在字里行间娓娓道来。

  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故事根植于鄂豫皖边区丰富的红色文化养料,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大别山军民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发展党组织、创建革命根据地、培养新型人民军队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传承红色基因要从娃娃抓起,最有效、最接地气的艺术表现形式就是故事。孩子最喜欢听故事,在故事中能潜移默化地沿着先辈的成长之路探寻、挖掘,最终内化成自己的生命底色。

 《盲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出生便因缺陷差点被判“死刑”的盲马,在少年的陪伴与训练下,自强不息、脱胎换骨,成了为部队运送物资、救人性命、卓有战功的传奇战马;而少不更事的懵懂少年在战争岁月中追随父辈、师长的足迹,最终蜕变成坚定、可靠的共产主义战士。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小说笔触细腻,情节跌宕起伏,深入细致地描摹了超越物种的深情厚谊;深植于鄂豫皖边区红色文化,复现了当时当地的人文风貌、风土人情,讴歌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具有励志性、传奇性和艺术性。

  近日,《新安晚报》记者蒋楠楠对季宇进行了专访。


季宇谈首部长篇儿童文学作品《盲马》

围绕安徽元素彰显“仁民爱物”


  著名作家、安徽省文联原主席、安徽省作协原主席季宇的首部长篇儿童文学作品《盲马》日前出版面世。该书也已入选安徽省“暑假读一本好书”读书征文活动推荐书目(安徽省暑期推荐书单)。3日,季宇接受了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的独家专访,分享了自己创作这部儿童文学作品的心路历程。




一半童心焕发,一半赶鸭子上架

记者:季宇老师年近七十,怎么会在这个岁数想到写一部儿童文学作品《盲马》?是不是焕发了童心?

季宇:您说童心,可能是吧。这几年,我和老伴在家带孙子,和孩子接触比较多。现在的孩子和我们当年不可同日而语,接受知识的渠道多,理解力也强。和他们对话很有意思。特别是男孩,喜欢听故事,我买了不少书讲给他听。他听得很认真,有时也会提出一些问题,让我无法回答,或让我忍俊不禁。如果说童心,这应该就算是吧。

不过,促成我写这本书,首先得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李琳女士。有一次,李琳来找我,说你写了那么多成人书,难道不想为孩子们写本书吗?我说好啊。原以为她不过是说说而已,哪知她是认真的,后来又多次联络、鼓动和催促,前后一年多。她还专门送我一些他们社出的少儿书供我参考。就这样,赶鸭子上架,便有了《盲马》。

记者:怎么会想到写一匹盲马的红色故事,溯源的话是有什么记忆线索呢?

季宇:在战争年代,官兵们把马亲切地称作“无言的战友”。关于马的故事也很多。有一次,我去某地采访时听到了一个故事,说一匹小马天生残疾,眼睛看不见,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废物了,可一个孩子出于爱心,把它养大了,两者之间也产生了深深的感情。后来,在孩子的调教下,这匹马成了一匹有用的马。这个故事很励志,但还缺少一个结尾。又有一年,省文联组织文艺家去新疆。在建设兵团展览馆我看到一匹马在土匪的围困下解救了一个连的解放军,后荣立三等功。这给了我启发。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真实发生的事有时比人们的想象更神奇。后来,当我决定写一本少儿书时,我拟了几个题目给李琳看。她一下子就看中这个关于马的故事。



传达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观念

记者:这本书也被列入安徽省“暑假读一本好书”推荐书目,除了红色教育,您还想让孩子们从这本书里读到什么?

季宇:这本书是写人与马,故事以大别山为背景,时间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主人公来福出生于一个红色家庭,家族中多人(包括父母和亲戚)都为革命献出了生命。他在爷爷奶奶的抚养下长大。小说涉及到红色、成长、励志和忠诚等多个方面。成长是少儿作品中重要的主题,但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来福的故事就是如此。还有一点,我最想表现的是孩子的爱心,是人与动物、自然的和谐。《元亨疗马集》中有句话:“子思子言尽人尽物之性,子舆子言仁民爱物之理,至矣哉!”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子舆,是孔子的学生。他们说的“尽人尽物”“仁民爱物”,就是说要把牲畜看作与人同样的生命施以仁政,加以爱护。我觉得这个理念今天仍有价值,应该向孩子灌输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观念。小说中来福从死亡边缘救回盲马,并与它生死相依,就是传达了这种理念。

记者:《盲马》和其他“儿童文学”相比,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季宇:从主题上讲,儿童读物有许多共同的母题,如励志、成长,童趣、战争、亲情等等,这些很多书都表现过。太阳底下无新事。我想我这本书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我讲了一个与别人不一样的故事。小说中来福和他的马都是在逆境中生存,但他们从未向不幸低头,而是勇于抗争,克服了重重困难,最后战胜命运的局限,成就了自我价值的实现,为革命做出贡献。

小说中我增加了不少地域元素。比如圩堡。这是安徽肥西和六安这一带的特色。这些圩堡在战乱期间具有防御功能。著名的刘老圩、张老圩就是代表。小说中不少情节都是在圩堡中发生的。

还有背景。大别山历来土匪猖獗。随着解放战争胜利,国民党不甘心失败,叫嚣开辟“第二战场”,纠集当地土匪不断进行骚乱,破坏革命根据地,干扰渡江战役。当时,大别山区多次发生土匪袭扰事件。其中最严重的是1949年3月,土匪偷袭霍邱县城,造成人民生命和财产重大损失,此事惊动了我军高层。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亲自部署,将这股匪徒予以全歼。小说置于这样的背景,使故事更加精彩好看,也使人物(包括马)在极致中绽放光彩。




“想象力”在童书中太重要了

记者:在您的成长过程中,对您影响比较大的儿童文学作品是什么?

季宇:印象深的有安徒生童话,电影《三毛流浪记》《木偶奇遇记》等,还有就是拉伯雷《巨人传》。这个作品的思想意义我并不关注,让我感到神奇的是巨人的故事,他们力大无比,可以轻易打败敌人,一泡尿就可以淹没敌人的城堡,而且食量大得惊人,一个人能吃下四十个人吃下的东西。这种丰富的想象力深深吸引了我,直到如今仍记忆犹新。因此,想象力在童书中太重要了。

记者:在你心中一本优秀的儿童读物应该具有哪些基本素质,如果让您推荐一个儿童读物书单,你会推荐哪些?

季宇:有两点,我认为不能忽略。一是积极健康的引导。少儿是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引导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很重要。但这种引导不是说教,而是通过具有思想性、艺术性的读物给予孩子潜移默化的教育。二是应有童趣,符合孩子们的阅读习惯,适合孩子的接受能力。少儿作品与成人作品并不一样。我开始写的时候也找不到感觉。《盲马》写了前两章,我自己感到不对,于是拿给老伴看。老伴一看就说不行,你这不是少儿作品。于是,我推倒重来,开始寻找孩子们的阅读口味和习性,渐渐找到了感觉。李琳看了也很认可。现在少儿读物很多,具体我就不列举了。我想应该尽量选择那些国内外的经典,或一些口碑较好的作品。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蒋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