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徽作家网  |  设为首页
安徽作家网

安徽省作协主办

评论圆桌 |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审美表达——余同友《石碛白鹇图》简评

发布时间:2022-12-09  来源:安徽作家网  作者:安徽作家网

编者按: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凝聚文艺力量、赋能乡村振兴,11月30日,由中国艺术报社、省文联主办,省文艺理论研究室、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宣城市文联承办的“乡村振兴的文艺表达”创作研讨会在合肥市召开。研讨会对我省文艺家深入乡村振兴第一线创作出的,反映新时代山乡巨变的优秀绘画、书法、摄影以及文学作品进行点评,其中有四部小说作品,得到了评论家的充分肯定,特予转载,以飨读者。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审美表达

——余同友《石碛白鹇图》简评


陈振华





余同友有两副笔墨,一是虚构,其中短篇小说有着非常不错的质地和品格。为人低调谦逊,小说的价值越来越受到文学界的认可,尤其是其摹写乡土的小说,在新乡土叙事中有其存在的身影,其“村庄”叙事令人印象深刻。另一副笔墨是非虚构,其表现颇为不俗,还曾获得过澎湃新闻非虚构类特等奖。两副笔墨显示出余同友是当代安徽作家中的实力派,是一位稳定成熟的作家。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石碛白鹇图》是一篇非虚构作品。从文学的角度看,它的纪实性很强,又有文学的审美创造,偏向于纪实性小说。纪许光认为,一切以“事实”“亲历”为写作背景,并秉承“诚实原则”为基础的写作行为均可被视为非虚构文学创作。同时它又是一部主题创作,以非虚构的文学形式深度介入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这样的时代变革题材。

首先,这部非虚构类主题创作文本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这篇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2020年的9月26日版,而2020年恰恰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即将开启乡村振兴的重要的时间节点。作家的选题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一方面考虑到现实的脱贫攻坚,一方面考虑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乡村振兴。这是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选题,非虚构写作者自觉承担起反映时代变革的责任,在可读性、时代性、深刻性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更好地发挥作品的公共性。作品的选题有了前瞻意识,可以视为是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过渡性书写,也可以是视为是承上启下的农村时代变革的书写。文本的问题意识是通过叙述中的一个有一个设问体现的。第一部分的结尾:这喂的什么鸟?为什么要这样喂?又为什么让一个人如此惦记?这是叙述者的发问。后续的书写中,则将这种发问转变为文本中挂职书记口吻:“没有优势资源,没有优势产业,扶贫工作从哪里切入?”“这文章,怎么做?”类似这样的设问与解答构成了这篇非虚构文本的叙事动力。无论是叙述者的口吻还是文本中挂职村书记吴叶生的口吻,实际上都充分展示了作家的问题意识。带着这样的问题意识,文本避开了常见的乡村苦难化的书写,而是直接在问题的解决中,乡村的贫困得以消除,石碛村的面貌得以改观,人们的生活得以改善,脱贫攻坚的任务得以完成,乡村振兴的愿景指日可待。

其次,这部作品中挂职村书记吴叶生令人印象深刻。吴叶生是带着上级的使命、责任和任务到石碛村的。这有点类似于《山乡巨变》中的下乡干部邓秀梅,《禾场上》中的邓部长、《下放的一夜》中的干部、《张满贞》中的张满贞等,不同的是时代语境的变化,这些干部到乡土承担的历史使命的变化,以及这些人物是文学的虚构,而吴叶生是现实中真实人物。这些人物都会对乡村深度介入,甚至改变乡村原来的面目,打破乡村原来的宁静或秩序。他们是旧秩序的“破坏”者,又是新乡村秩序、新蓝图的建构者。一方面吴叶生掌握着国家的政策,用政治和政策的眼光去改造、帮扶乡村,从乡村的外部介入乡村,另一方面,他又比一般的村民具有更高的眼界、认知和视野。为什么石碛村的白鹇存在了千百年,从有记载的唐朝李白的诗《赠黄山胡公求白鹇》以来,村民们还把它们认为是白山鸡,没有意识到这种鸟的价值所在,更没有意识到这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对脱贫和乡村振兴的意义所在。文本在一系列的脱贫实践中,逐步凸显出吴叶生作为第一书记和扶贫队队长的主体性。他不仅带着使命、政策、任务,更带着思考和对乡村的感情来的。“非虚构”写作接续了其底层视角和人文关怀的传统,为普通人作传,将底层人物和事件作为最重要的书写对象,“普通人”的地位得到彰显。

再次,这篇非虚构文本也是乡村振兴文学叙事的前瞻表达,预示了乡村振兴的路径和远景规划。当吴叶生基本完成了脱贫任务的时候,他的心中已经有了石碛村的远景规划图。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石碛村的未来主要依靠生态建设,生态经济、乡村旅游以及当地的石碛四宝。吴叶生还不忘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如后山的“金凤谷”,明代的小西凤古寺遗址,500年的老桂树。当然最重要的是建设白鹇之乡和白鹇摄影基地。吴叶生正用自己的生动实践描画一幅——石碛白鹇图,也就是乡村未来的振兴图景。不仅如此,文本还以朴实、清新、悠远的审美风格,描摹一幅乡村的水墨画,一幅山村的诗意栖居图。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白鹇的亲近,这样的生活方式也是人们梦寐以求的远离都市嘈杂和喧嚣的天人合一、浪漫和谐的生活方式,也是人类最理想的生存方式。作家在书写脱贫和乡村振兴的时候,也将自己的生活梦想融入其中,从文本行文风格来看,作家的生命意识、生活理念也在充满诗意的书写中得以体现。所以这篇非虚构就不仅仅是脱贫或乡村振兴的单一主题表达,还充溢着作家的生命理想与人生追求,当读者读到这样的生活图景,他们也不会仅仅停留在主题创作的思想层面,也会将自身的生活与其对照,从而产生向往与憧憬。

当然,这篇非虚构还可以在挂职村支书心理进行多维开掘,可以将叙述者进一步“介入”文本,和文本中的人物构成对话关系,还可以就村民视白鹇为白山鸡的无意识状态打开一个新的视角,找寻贫困产生的社会心理与文化基因。当下,乡村振兴是新时代的重大命题,文学如何有效地表达乡村振兴,如何书写出富有时代精神气息,抵达时代精神高度,如何在乡愁渐行渐远的新乡土叙事中有新的审美发现与审美创造,如何在“新山乡巨变”的历史“召唤结构”下,昭示历史的大逻辑与展示时代的新风貌,考验着作家的心智、良知与艺术表现力。余同友的《石碛白鹇图》尽管只是一个短篇的非虚构文本,其问题意识、其底层视角、其人文关怀、其生活理想、其审美特质都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迪与镜鉴。

作者简介


陈振华,男,文学博士,评论家,军队育才奖银奖获得者。现供职于安徽外国语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负责人。兼任合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报告文学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理事等职。中国文联第六届中青年文艺评论家高级研修班学员。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青年报》等中央级媒体以及核心期刊《文艺争鸣》《当代文坛》《南方文坛》《晋阳学刊》《安徽大学学报》《理论与创作》等发表论文近百篇。著有《小说反讽叙事——基于中国新时期的研究》《当代文学多维勘探与审美批判》《升腾与坠落——当代小说的审美指向》《当代安徽文学创作研究》。曾获2014年度安徽省第五届文艺评论一等奖,2018年获安徽社会科学奖,另获军队院校人文(学术)成果一等奖2项,军队专业技术人才津贴获得者,入选军队高端人才数据库,系安徽省社科骨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