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徽作家网  |  设为首页
安徽作家网

安徽省作协主办

新作速递|作家张恒散文《后山》入选《中国2022生态文学年选》,小说《小呀小苹果》发《中国校园文学》

发布时间:2023-04-01  来源:安徽作家网  作者:安徽作家网

    

我省作家张恒散文《后山》进入“中国2022生态文学榜单“后,再次被《中国2022生态文学年选》选入(李青松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小呀小苹果》发《中国校园文学》(青春号)2023年第1期。












作品欣赏



              小呀小苹果

一团晚霞坠在天空,颜色极像苹果红。赵小根站在走廊上痴痴地望,眼角下那颗黑痣鼓鼓的,像瞪大的眼珠,他总觉得那团晚霞就像一只爆裂的苹果。灰喜鹊在教学楼前的樟树上跳上跳下,叽叽喳喳地叫,好像也看到了那团晚霞,那只红苹果。赵小根知道,鸟儿也是喜欢吃苹果的,他就看到过苹果被鸟啄出一个大洞的样子。赵小根味蕾里这就有了苹果的味道,从舌根下往外漾,情不自禁咽了咽口唾液。而且鼻息里也有了苹果的清香味,好像是天上那只苹果爆裂散发过来的。
赵小根有了吃苹果的欲望,于是,背着书包跑下楼去。
校园广播正放着歌曲《小苹果》,欢快的节奏撵着赵小根的脚步。散学有一会儿了,走读的学生基本上都回家了,住宿的学生也大都回到了寝室,校园少了一些喧闹。操场上还有几个学生在打球,旁边绿化带里也有几个学生在看书。但赵小根估计,校园西北角这个时候应该是没什么人的,那地方偏僻。
那地方只有一棵苹果树。
这棵苹果树很老,比这所学校还老。听说以前这片场地是苹果园,后来被政府征收做了校址。建学校的时候其他苹果树都砍掉了,只留下这一棵。赵小根不清楚为什么只留这一棵?他想,要是多留几棵多好,不仅可以绿化校园,还能多接苹果……赵小根又想咽唾液。
这个时段苹果也就刚成熟,但树下面结的已经被摘光了,剩下几个高高挑在树梢上,不细瞅看不见。苹果才结的时候满树都是,沉得枝丫往下弯。尽管学校在树的四周围起了栅栏,还挂了牌子,不让人摘,但苹果从结的那天起就被人不断拽来拽去,没等成熟就几乎拽光了。当然是偷着摘。树梢上的苹果实在是不方便摘,手够不着,才留到现在。其实一直有人在琢磨那几个苹果点子,可又不敢明着上树摘,不敢明着拿东西往下敲,都怕被学校领导和老师看到。学校每天都有人值班,看到了肯定要挨批评,为吃一个苹果挨批评划不来。
赵小根不止一次地来过这地方。不过,从来没摘过苹果,学校打过招呼不让做的事他一般不会去做。他每次来都只是看看,过过眼瘾,咽口唾液。苹果树耐看,有两层楼高,枝丫向四周伸展,遮下一大片阴凉,也遮下一片想象。椭圆形的树叶青绿绿的,一簇簇圈在枝丫上,大叶片像巴掌,小叶片像鸟雀。时常有小鸟立在苹果叶旁边看不见,直到噗嗤飞走才发现。树上结了苹果就更耐看,青的时候和叶子差不多,裹在一起难以分辨;成熟的时候像小灯笼,红红的多远就能看见。青的时候一树清香,成熟的时候带着甜味,闻不到感觉得到。
赵小根很长时间没吃苹果了。他想来碰碰运气,树梢上那几个苹果或许会自己掉下来。他以前来时看到过栅栏里落有被鸟雀啄了洞的苹果。捡苹果不算违反纪律,就是让学校领导或老师看到了也不要紧。
今天还真让赵小根给撞上了。他刚走到苹果树近前,就看到一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带着隐隐的“嗖嗖”声落在栅栏里面。赵小根很是高兴,没多想便跨大脚步走到跟前,手臂从栅栏缝里伸过去,够了几下,就把那个苹果捡起来了。
可就在赵小根把苹果拿在手里擦脏的时候,侧面忽然窜出两个人来,其中一个冲着赵小根就喊,谁让你捡的?这苹果是我的,还我!
赵小根扭头一看,认得,是八(3)班的徐本胜。
赵小根是八(1)班的。两个人不在一个班级,教室又不挨着,对于一般人来讲有可能不认识。但这个徐本胜可不是一般人,全校的人几乎都认得他。因为他好惹事,仗着自己身高体壮经常跟人打架,出名得很。不过,赵小根虽然认识他,却跟他没来往,以前好像都没讲过话。这会儿他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来,还要自己手里的苹果,赵小根自然是不乐意。明明是刚从树上掉下来的,怎么会成他的呢,这不是硬狠吗?赵小根没理他,继续用手擦苹果。
徐本胜不仅身高体壮,嗓门也粗,像是刚变声没变过来。他见赵小根没理他,又吼了一句,我的话没听见啊,苹果是我的!
赵小根受不了那盛气凌人的态度,抬眼乜了他一下,没好气地回道,明明是刚从树上掉下来的,我看得清清楚楚,怎么会是你的?抢啊。
徐本胜说,从树上掉下来不假,可那是我用弹弓打的。说着话,徐本胜扬了扬手里的弹弓。赵小根这才发现,他手里确实拿着一把弹弓,树杈做的。赵小根朝苹果树上看了看,将信将疑,盯着徐本胜说,谁能证明是你打的,我刚才怎么没看到你?
不信你问他。徐本胜用手指指自己身后的那个人。又说,你没看到我是因为我们躲在院墙后面。
徐本胜身后那个人赵小根也面熟,知道他也是八(3)班的,时常看他跟在徐本胜后面,像个跟屁虫,但叫不出名字。自己平时不大跟其他班同学交往,就是平行班级也有许多人不认得。
那个同学接着徐本胜的话就开口了,这苹果是他打的,刚才我们躲在那边墙后头。你没看到我们,可我们看到你了。说着话手还朝后面一指。
干嘛要躲在墙后头?赵小根一边说话一边扭头朝他手指的方向看看,是学校的后院墙转角伸出来的一截,距离苹果树不远,头十米的样子。
徐本胜说,我们就是要躲在墙后头,你管得着吗?
赵小根说,我是管不着,但哪有躲在墙后头打弹弓的?说明你们在撒谎。这苹果不是你打下来的,是自个掉下来的。说着话,赵小根拿着苹果就要走。
徐本胜上前一步拦住赵小根,说,不许走,把苹果还给我!
我捡的干嘛要给你?不给。赵小根一边说一边绕过徐本胜,硬要走。
徐本胜一看,就用手揪住赵小根的胳膊不让走。大概在徐本胜眼里,还没哪个同学敢跟自己顶嘴,逞强。他的骄横劲又上来了,说,还跟我来硬的啊,今天不还苹果休想走!
赵小根也是个倔强性格的人,服软不服硬。你不让他走,他还偏要走。于是,一个要走,一个不让走,拉来扯去徐本胜就动上了手,甩过来就给赵小根一巴掌。赵小根也不示弱,立即还手,两个人撕打在了一起。
打起架来,赵小根自然不是徐本胜的对手。两个人个头相差了一大截,体重也不一样,赵小根哪方面都不能跟徐本胜比。何况还有跟徐本胜一同来的那个同学拉偏架,帮着徐本胜。几个回合下来,赵小根吃了亏,鼻子都流血了。
好在这个时候值班校警来了,及时把两个人拉开。否则的话,凭赵小根的性格,他是不会认输的,即使打不过也要打。
校警认得徐本胜,但不认得赵小根,就问赵小根名字和班级。问过后训斥他们,为什么打架?两人都不回答。赵小根不说,徐本胜也不说。为争一个苹果动手打架说出来丢人,这个道理两个人都懂,这个面子两个人都是要的。
校警就问另外那个同学。那个同学看看徐本胜,又看看赵小根,在校警的催促下才说出事情的经过。当然,他说话的语气是向着徐本胜的,一再强调那个苹果是徐本胜打下来的,是赵小根捡着不还。
赵小根本来对他拉偏架就耿耿于怀,现在听他又帮着徐本胜说话,原来就有的火气一下子又冒到了顶门心。他指着那个同学就骂,你个跟屁虫,刚才帮着他打我,现在又帮着他撒谎。我来的时候根本就没看到你们。
我们躲在院墙后头你当然没看到。那个同学又说这话。
赵小根反驳道,你明显在撒谎。既然拿弹弓打苹果,为什么要躲到院墙后面?
那个同学想不回答,看校警也盯着他,就拿眼瞟瞟徐本胜,然后才说,怕被老师看到了挨批评。
这确实是个理由。学校打过招呼,不准学生摘苹果,主要是考虑到上树存在安全隐患。学生们忽略了学校的本意,只想到不让摘苹果这一头。所以徐本胜拿着弹弓躲在院墙后面偷偷朝树上打苹果也就能说得过去。
搞清了基本情况,校警把赵小根和徐本胜两个人都批评了一顿,各打五十大板,把苹果也没收了,叫他们各自回去写份检讨书,这事就不再追究了。徐本胜常被校警批评,习惯了,扛着脸无所谓。赵小根是头一回挨校警批评,还要写检讨书,感觉到很没面子,心里气鼓鼓的。而且,是徐本胜先动的手,打架自己吃了亏,校警也没对徐本胜额外处理,批评两人的话都是一样的,心里不服。
等校警一转身,徐本胜朝赵小根狠狠瞪了一眼,小声说,你等着,看我晚上怎么收拾你。赵小根也狠狠地瞪了徐本胜一眼,没说话,但拳头握得紧紧的。
赵小根没有立即回寝室,而是靠在栅栏上继续鼓气。他摸了摸鼻子,隐隐地疼。他一边用手擦鼻孔下的血迹,一边想着事情的经过,很是委屈。他想到徐本胜蛮不讲理的态度,心里的火气是怎么也消不掉。徐本胜临走时说的话,又让他心里有些恐惧。说不定这家伙晚上真会找他蹅,又要打架。
赵小根想到跟老师说,跟校警说,可想想觉得没用。徐本胜经常打架,学校也没把他怎么样,最多就是批评几句,给个小处分,他还是我行我素。再说,现在跟老师、校警说了,老师和校警找他,他不承认怎么办?到时他如果不承认可能还会倒打一耙说自己诬陷他,挨批评的还是自己。赵小根越想心里越乱,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在想主意,怎么样才能自卫,不受徐本胜欺负?
到了吃晚饭时间,赵小根没去食堂,而是去了学校对面的商店。他指着货架上一把水果刀对店主说,我买这个。店主是个女的,她用警觉的目光打量赵小根一眼,问,你买刀干嘛?赵小根稍微顿了顿说,削水果。店主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刀拿给他。末了还提醒一句,这刀锋利得很,可别伤着人,小心点。
赵小根心融在水果刀上,没理会店主说话,把刀往书包里面一塞转身就走。他感觉书包沉了些,而心里轻松了点,好像有了护身符。
店主看着赵小根的背影总觉得有些不对劲,想了想,就翻电话本。
赵小根回到寝室,晚饭时间已经过了。他心里堵得慌,也不想吃,就倒了杯开水。正一边喝一边想着心事,校警又找来了。赵小根有些紧张,莫不是冲着我书包里的水果刀来的?他本能地瞟了一眼书包。不过,他很快就镇定下来。校警应该不知道的,自己刚从商店回来,没人看到。赵小根想,可能还是为下午和徐本胜打架的事。于是,主动说道,检讨书我还没写好。
校警说,不是为检讨书的事。是校长找你。
校长找他?赵小根一惊,难道自己买刀的事真的被发现了?赵小根头脑飞快转着,想着想着,他想到了商店老板那警觉的眼光,莫非是她说的?
赵小根问,校长干嘛找我?
校警说,你去了就知道了。
赵小根带着忐忑的心来到校长室。进屋后也没跟校长打招呼,背着书包往桌子前一站,僵着头,眼光扫着天花板,像是等着挨批。不过,看得出来,全身上下表现出不服的神情。脸皮绷得紧紧的,右眼下那颗痣圆鼓溜溜。左手握着拳头,像是攒着劲;右手摁住书包,生怕别人动它似的。
校长看赵小根这个样子,也没绕弯子,直截了当地问,赵小根,跟同学打架了?语气不是很严肃,像是跟他聊天。赵小根嘴角动了一下,依旧不吭声。头还是那样僵着,像被什么东西固定了;视线还是那样抬着,像是被天花板拴住了。全身气鼓鼓的,仿佛随便在什么地方用力按一下就会爆炸。
校长却不生气,反而站起身来慢慢走到赵小根跟前,心平气和地说,你跟徐本胜同学打架的事情我都知道了。根据我了解的情况,徐本胜同学是要负主要责任的,不能仗着自己身高体壮就动手打人,这是典型的欺凌行为。我代表学校,也代表徐本胜同学向你道歉。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学校管理不到位,是我这个当校长的没尽到责任,让你受委屈了。
一听这话,赵小根紧绷的神情忽地松弛下来,僵硬的头慢慢扭过来,视线也转向校长。他原本是准备挨批评的,而且准备了辩解理由,却没想到校长会这样说。说得他心里酥酥的,想憋气也憋不住了。赵小根满脸疑惑地看着校长,眼睛和痣连在一起像个问号。校长到底知道不知道他书包里藏着水果刀啊?怎么不直接问,不直接搜呢?
看到赵小根态度有所改变,校长又换了一个话题,问赵小根,还记得我去你们家家访的事吗?
赵小根终于吭声了,说,记得。上个学期,学校领导随班家访,校长就去的他家。那是个星期日,校长在他家坐了很长时间,和他父母亲说了很多的话。得知他父亲残疾,母亲常年生病这个情况后,事后还专门去了村里和镇里帮他们家申请扶贫资金。那天他有点气父母,因为父母对校长说,他脾气有点倔强,不服输,受不得委屈。这虽不是什么缺点,但也不是优点,让校长知道了总觉得不好。
校长很自然地把右手搭在赵小根的肩膀上,和蔼地说,你家经济比较困难,父母在家种地省吃俭用供你读书不容易,他们就想着你在学校安安稳稳学习,有个好成绩,考上高中,考上大学,将来有出息,为他们争光,帮助家庭走出困境,过上好日子。你在学校借宿,一个礼拜才回去一趟,父母亲在家肯定很牵挂的,盼着你平平安安回家。如果他们知道了你在学校和同学打架,心里一定很难受,担心受怕,一定会寝食不安的。
听着校长的话,赵小根低下了头。校长的话触动了他柔软的心底,让他对自己的行为有所反思。不过心中的怨愤似乎还没完全消退,准备了一肚子的辩解理由还在作祟。于是又抬起头来,嗫嚅着嘴唇说,那苹果真是我捡的,是徐本胜硬要抢……
校长说,我相信你的话,所以刚才我说主要责任在他。打架很容易造成不好的后果,无论是你还是他,假如伤到什么地方都不好,到时后悔都来不及。这件事校警已经处理了,对他也进行了批评,你就别再记恨了,也别想其他的了,把心思用到学习上来。我知道你学习还是蛮刻苦的,放学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这很好,就是要把不服输的精神用在学习上。
赵小根说,我原本是没想着要怎么样,受点委屈就算了,可徐本胜说,他晚上还要收拾我。他这是仗势欺人,我不能不防啊。
什么,徐本胜还说这话威胁你?校长忽然明白了,赵小根买刀果然是和打架的事有关,幸亏刚才商店老板打电话来。校警来汇报这件事时也证明赵小根打架吃了亏,想到了他可能要报复。当时他们就猜到买刀的是赵小根,校警要去搜赵小根书包自己没让,说那样影响不好,最好让赵小根自己把刀交出来,自己认识错误。于是就叫校警把赵小根喊到办公室。
校长生气说,徐本胜还吓唬你啊,那他是错上加错,要严肃批评。你放心,我马上找他,保证他不会再找你打架。
赵小根听校长这么说,心里轻松多了,握拳头的手慢慢就松开,摁书包的手也慢慢放下来。小声咕哝了一句,其实,我也有错,当时把苹果给他就不至于打架了。
校长看赵小根有知错悔改的意思,便不再说什么,回到自己的座位,从抽屉里拿出两个苹果,说,这样吧,打架的事就算过去了,作为一个教训记在心上,吃一堑长一智,其他方面就不要想了。来,吃个苹果。说着话,把一个苹果递给赵小根。
赵小根看看苹果,又看看校长,没接。是不好意思接,自己就是为一个苹果才跟徐本胜打架的。校长看赵小根没接,便笑笑说,哦,忘了,要削皮的。于是就到处找刀。这里翻翻,那里看看,都没找到,于是转身问赵小根,你书包里有水果刀吗?
赵小根一怔,像是什么秘密被发现了,脸上忽地泛起红晕,右手不自觉地又摁住书包。稍倾,他在犹豫中慢慢打开书包,从里面摸出水果刀,很不自然地递给校长,眼睛不敢正视,痣都往眼皮里藏。
校长拿过水果刀左看看,右瞅瞅,说了句,好刀,然后开始给苹果削皮。赵小根在一旁看着,心里咕咚咕咚的,像是那把刀要削着自己。
校长一边削着苹果皮,一边说,刀是好东西,可以用来切食品、削果皮、割庄稼、剁骨头、裁纸裁布什么的,功能很多,是日常生活中少不了的工具。但刀也是凶器,带给人恐惧感,容易造成伤害。学校在安全教育中,一再告诫学生不要玩刀,远离凶器。每个学生都要牢记老师的话,遵守校纪校规。说着话,校长特意看了看赵小根。
赵小根也看校长,他知道这话是说给自己听的,感觉脸上火燎燎的。
校长把削好的苹果递给赵小根,继续说,我们要时刻注意克制自己的情绪,凡事都不能走极端。要把所有的激情都用在学习上,做一个有理性、有担当的学生。同学之间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磕磕碰碰是正常的,牙齿和舌头还有咬出血的时候。大家在一起相互谅解,相互包容,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今天的情谊,就是明天的财富,走入社会以后这是资源。
赵小根接过苹果,眼泪已悄悄流到了鼻翼。校长说,吃吧。赵小根望着苹果小小地啃了一口,羞愧地说,校长,我错了……
校长说,知错,就是个好学生。一个人没有不犯错的,改了,接受教训,就值得肯定,就值得人尊敬。校长看着水果刀,左右摇了摇,说,这把水果刀不错,能不能送给我?我正好没刀削水果。
嗯,嗯。赵小根连忙答应,直点头。看着校长把水果刀收起来,他觉得书包轻了许多,心里也像搬去一块大石头轻松了许多。





作者简介




张恒,作品散见于《小说月报》《安徽文学》《天津文学》《四川文学》《时代文学》《广西文学》《青春》《散文百家》《散文选刊》等。出版有散文集《走过南昌菊花台》《缺月疏桐》《山色水韵》和小说集《尘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