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徽作家网  |  设为首页
安徽作家网

安徽省作协主办

全国文学内刊主编六人谈:文学内部的力量从这里生发

发布时间:2023-09-16  来源:安徽作家网  作者:安徽作家网


8月2日,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中国作家网承办,《河南思客》编辑部、河南省老君山文旅集团协办的2023年全国文学内刊工作会议在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8家文学内刊主编、骨干编辑与会。大家根据各自的办刊经验就如何激发办刊活力、提升刊物品质、刊物发展前景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新时代文学内刊健康发展的新路径。本期《文学观澜》特约部分与会主编同读者交流分享办刊心得。

——编 者



在全国文学内刊工作会上展示的部分内刊(冯海文摄)






杨海燕/

河南省作协理事、《河南思客》主编


创新创造是内刊健康发展的驱动力

一家内刊如何保持稿源充沛、质量优良的生存态势?根据我们积累的经验,坚持“双创”是一个刊物健康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自成立以来,《河南思客》编辑部一直致力于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积极探索。一是栏目创新。近年来,先后为有特长或具备行业优势的签约作家开辟专栏。设立“诗书画中的二十四节气”也属创新之举,组织作家、诗人、摄影家、书法家、美术家进行创作,8年间先后编发了15轮散文、诗歌、书法、摄影、朗诵等不同文艺形式的栏目,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媒体、多文艺形态的传播模式。这对一家内刊而言难能可贵。

二是传播方式创新。《河南思客》积极探索多媒体传播,积累了一定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经验。不仅与《大河报》合作,开辟了“大河报·河南思客”专栏,还与出版社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每年出版《河南思客年卷》,结集出版签约作家文丛,注重发挥内刊优势,积极为作家提供服务,有效地帮助作家解决出书难的问题。截至今年9月初,已经出版各类作品集17本,其中,由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河南思客年卷》一套4册,面向作家、作者赠阅。第一套“河南思客作家文丛”《水从黄河来》共5册,推出5位签约作家的作品集,2020年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第二套文丛《涛自大海生》5册,又推出5位签约作家,今年继续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三是创新作家团队建设。注重发现高素质作者,留住志同道合的作者,培养青年有为的作者。不仅在创作上请专业作家给予指导,还常态化组织签约作家、签约作者深入基层采风,践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理念。《河南思客》自2015年成立以来,已签约作家、作者300余人,成为“文学豫军”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各类采风50余次,先后有1000余人参加,创作了一大批“带露珠、冒热气、接地气”的文学作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2021年5月,《河南思客》被吸收为全国文学报刊联盟文学内刊委员会理事单位。

今年8月1日至4日,《河南思客》联合中国作家网、河南省作协、中共栾川县委宣传部、老君山文旅集团等单位,共同组织全国文学名家、内刊主编等80余人走进栾川县,举办2023年全国文学内刊工作会议和文学名家走进栾川老君山书写山乡巨变活动,通过邀请与会作家到老君山景区采风,宣传推介河南省在乡村振兴、自然生态保护的经验做法,助力河南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文旅品牌,探索了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

通过创新发展模式,《河南思客》的成长空间不断被打开,摸索出一条文学内刊“走出河南,走向全国”的发展之路。通过行走河南,让全国作家、文学爱好者感受华夏文脉,领略河南的灵秀山水,体悟红旗渠、焦裕禄、大别山等红色精神之魂;通过走向全国,让河南本土作家感悟祖国之美,讴歌时代巨变。《河南思客》今后将继续坚持“双创”思维,力求开展更多文学赋能现代化建设的探索。






郭玉芳/

《今朝》主编


文学内刊要“有声”地办刊

车到栾川天色将暮,伊河静静流淌,伏牛山主峰顶着一片灿烂的晚霞。因2023年全国文学内刊工作会议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38名内刊编辑代表云聚于此。

会议期间,作家刘醒龙、邵丽、刘庆邦、陈涛、李浩等和大家对话交流。他们结合自己的文学经验和办刊经历,分别从文学刊物生态、读者需求、选题及栏目策划等角度出发,为编辑们授课答疑。会议还举办了座谈、采风创作等活动,让编辑们在得到新视野、新知识滋养的同时,找到了基层内刊编辑的尊严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特别是8月3日晚的分组座谈中,编辑们踊跃发言分享办刊经验,讨论内刊的生存环境和困惑,同时就如何激发办刊活力、提升刊物品质、刊物发展前景、文学内刊发展新路径等议题提出了各自的建议和思考。事实上,不仅是内刊,整个文学报刊界都面临着全媒体时代的生存性思考。

我想起自己今年在江西散文年度奖颁奖会上提到的“有声”写作,我们的内刊,归结起来是不是也应该做到“有声”办刊呢? 一份内刊如果不能找准自己与社会、时代、地域的定位关系,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和文学版图,就不能树立具有标识度的刊魂。

这个“有声”,首先指“在地口音”。说到底,基层内刊几乎活在国家、省级刊物的光芒笼罩下,很大程度上是“无声”的。大刊所止步的地方,恰恰是基层内刊的发声地和出发地。在基层文学人口大幅度增长的今天,为建立好刊物的根据地,向民间深处“吸氧”,成为涵养本土文学的湿地和灌木林,《今朝》做了不少尝试和探索:在办刊特色上,始终坚持“感受时代脉搏,突出地域特色,推介重点作家,扶持文艺新人,繁荣文艺创作,弘扬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生活”的宗旨,展现了赣南文学的风貌;在刊物根据地建设上,充分依托“推荐”“叙事”“汉诗”“散笔”“发现”等栏目,团结凝聚本土作者,极大地涵养了文学土壤。一大批赣州中青年作家携带作品以《今朝》为起点和基地,拔锚起航,抢滩登陆各大报刊媒体与平台,走出全省、走向全国,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今朝”现象与内刊品牌,刊物不仅成为深植赣南文艺土壤的“种子培养皿”和“养料输送器”,更成了赣州文联和作协工作的重要抓手和阵地。

其次,“有声”又指为中心工作发声。正如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指出的,文学内刊要深化对新时代文学的认识,积极融入新时代和现代传播格局,办刊不仅仅是文学内部的事。《人民文学》副主编陈涛在对话交流中谈到,文学是一门面向整个人类开放的学问,文学内刊不要仅仅停留在逼仄的纯文学癖好里孤芳自赏,要从狭隘的顾影自怜中走出来,要围绕中心发声,为服务大局出力,在不断提升刊物品质的文化建设中寻找热土。《今朝》开辟的“策划”“纪实”栏目正响应了这些积极的办刊理念,以文学之暖直面社会、观照人心,记录大众表情、体温与心跳。

再次,这个“有声”还指编、写、读内循环的“声部”。《今朝》在经费有限、编辑人员有限的情况下,吸收了本土知名作家做兼职编辑、高校文学社团成员做实习编辑,他们有情怀、懂专业、接地气、通乡情,和大量的本土作者、读者相惜相扶,构成了编—写—读内循环的“声部”,较好地涵养和丰富了刊物的内部文学生态。

同时,这个“有声”还指栏目策划和内容。赣南是客家摇篮,更是承载当代历史风云的红色圣地。为此,《今朝》在建设赣南标识度上,特辟“红土”“客家”“钩沉”等地域文化专栏,以富有地域风格的封面设计和内容、鲜明的办刊特色形成独特的地域标识。

最后,这个“有声”还指实现外循环发声。全媒体时代,为打破内刊的地域局限,突破封闭的内循环,《今朝》开辟了“名家”“两地书”“论坛”“诗享”等栏目,引进国内外前沿文学理论、观点介入赣南文学现场;同时,与浙江《海中洲》、深圳《大鹏文学》等兄弟省市内刊携手合作,推介域外作家群及作品;充分依托中国作家网为各地文学内刊开辟的驻站内刊渠道,持续发力,加强《今朝》在全国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近年来,中国作协高度重视文学内刊工作。中国作协领导多次到全国各地调研、座谈,充分掌握各地文学内刊发展情况。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中国作家网也在延伸服务手臂,加强对文学内刊的联络和指导,逐步建立起了文学内刊工作的长效机制。一系列举措极大推动了全国文学内刊的发展。《今朝》能从偏远的革命老区走向全国,4次参加全国文学内刊会议,成为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内刊委员会首批理事单位,获得2021-2022年度“全国报刊联盟奖”优秀文学内刊编辑奖,这份殊荣让我们心中忐忑,倍感任重道远。“让昨日重现,让今朝发光,让未来生长”,身为赣南老表的我们,愿用《今朝》发出赣南老区最文学的声音。






曹凌云/

《温州文学》主编


文学、友谊和青山绿水润泽着我

八月初的洛阳栾川,满眼苍翠葱茏。2023年全国文学内刊工作会议就在这个深藏于八百里伏牛山脉腹地的县城举行。

这是我第三次参加全国文学内刊会议,当我从温州赶到栾川已是深夜,但丝毫不觉疲惫,难抑激动心情。这些年,中国作协不断延伸工作手臂,服务基层作家和文学内刊,于2021年5月成立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内刊委员会,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中国作家网始终保持着与文学内刊的交流和沟通,让我们这些内刊编辑感到内心温暖,未来可期。定期举办的文学内刊会议,更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坚实而开阔的平台。

我认真翻看了许多带到现场交流的样刊,它们各有特色、优势,让我开阔了眼界、开拓了思路,也从中悟出一些办刊道理。基层内刊编辑往往身兼数项工作,其中一些还面临办刊经费不足、编辑力量薄弱、生存环境艰难的境况。对此我感同身受,很是理解。在办刊过程中,与会编辑几乎都经历过喜悦与忧愁、成长与挑战,但他们毅然担当的精神始终如一,让我钦佩。短短三天会议里,文学、友谊和青山绿水润泽着我,我感到自己像加满了油,身心愉悦、激情澎湃地投身文艺工作,不再寂寞彷徨。

追忆以往,我和文学内刊的缘分一直没断。我从小就喜欢文学,学生时代曾参与创办和编辑校刊《晨露》《鹅卵石》等。我对学生时代殊无留恋,而那份对文学的执着与狂热,记忆犹新。参加工作不久,我便选择了文艺单位,带着一腔青春的豪情,创办过《瓯江》《大罗山》等文学内刊。2017年年底,在温州市文联工作的我,接手《温州文学》主编,我依然把文学事业看得崇高而又神圣,真是痴心如初,情致如一。

《温州文学》创办于1981年,由温州市文联主办,初时叫《文学青年》,由茅盾先生题写刊名,1983年全国公开发行,鼎盛时期邮局发行达8万份,与《青年作家》《萌芽》《青春》齐名,人称“四小名旦”。杂志社还创办了“文学青年函授部”,面向全国招生,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号召力。1987年,鼎盛一时的《文学青年》因故被迫停刊。1990年,温州市文联决定恢复文学期刊,定名《温州文学》,一直沿用至今。

2018年年初,我牵头对《温州文学》进行改版,将双月刊改为季刊,增加页码、加大容量、增设新栏目,希望尽量带给读者新的阅读体验。我们重视关注社会现实的文章,讲究原创性,开放包容,积极向上,力求让《温州文学》成为连接文学与温州人的桥梁。我们还邀请莫言先生为《温州文学》题写了刊名,在封面设计和装帧方面加入更多的艺术元素,为文学作品做好包装。

我认为,做文学期刊编辑主要是两件事:一是发现好稿子,二是发现好作者。而作为文学内刊编辑,仅仅局限在“发现”两字还不够,我们通过举办活动和推优工作,在培养当地作家方面持续发力。

在纯文学被边缘化的今天,不少年轻人疏远了文学期刊。要办好文学刊物不容易,更何况是内刊。文学内刊因出版规定,其存在本身有与生俱来的局限性。在新的文化生态下,办好文学内刊依然是我们的课题。通过办刊与交流,我们还应对文学内刊的明天保持乐观的态度。任何时候,繁荣和发展文学都不能缺乏来自文学内部的力量,而内刊就是这股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我们将继续用热忱来维系广大文学爱好者的热爱,孕育鲜活的文学生命,打破通往文学天地的壁垒。






阮雪芳/

《红棉》主编


打造IP联动,焕发新时代文学内刊活力

自2018年首次举办以来,全国文学内刊工作会已成为全国文学内刊的一大盛事。今年的全国文学内刊工作会议在河南栾川举行,《红棉》作为代表参会,丰富而接地气的交流活动使编辑同仁感到了“回家”的温暖。

会上,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作了讲话,指出文学内刊担当着繁荣地区文学发展的责任,是维护地方文学生态的重要阵地;同时,对文学内刊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以创新理念、务实作风办好刊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为《红棉》的负责人,参加此次会议,使我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更加坚定内容为王、多元创新、文化共建的办刊理念。近年来,《红棉》立足深圳,秉承开拓创新的精神,积极推进地方文学创作,扎实开展文学活动,主动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红棉》栏目多样,在推动地方文学繁荣兴盛、培养新人、服务基层作者、宣传地方文化等方面开展策划。除了“叙事时空”“非虚构射线”“诗思光速”等,还开设“Z世代”栏目,推介新人新作;设立专栏推介地方历史人文、名胜风物;“纪实·时代”栏目则是组织作家深入采访地方各领域代表人物,讲好深圳故事和中国故事,以“文学+”的方式为时代画像立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文学艺术到人民中去,文学内刊才能葆有蓬勃不息的生命力。《红棉》以“世界读书日”“深圳读书月”、文明实践活动为契机,进学校、社区、企业,以线上+线下方式,举办读书会、诗词朗诵会、好书推介、名家讲座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学氛围。

《红棉》在高质量办刊的基础上,联合深圳市作协、龙岗区文联举办“红棉文学奖”,至今已举办六届,在小说、诗歌、散文等常设奖项上,增设“年度特别贡献奖”“年度科幻文学奖”“年度新人奖”,推出了《漫识手记》《双城记》《交叉路口》《无尘车间》《悬浮术》等一批精品力作。

深圳是创意之都,文化产业生机盎然。《红棉》以刊物为引子,创立“深读城市”文化论坛。2020年,作家王威廉受邀参加论坛后,以横岗眼镜为题材创作了中篇小说《你的目光》。该小说发表在《十月》杂志,被多家刊物转载,入选2021-2022年度《中国作家》·芒果“文学IP价值”等多个排行榜。目前,该小说已完成电影改编,计划于今年下半年进行拍摄。这是以“文学+”赋能展现新时代城市形象的典型案例。

近年来,《红棉》联动打造文学IP,致力于新时代办刊的探索和实践。2022年,《红棉》在地方文明实践所设立编辑部和直播间,成为文明共建单位,从文学的维度展现诗意栖居、文明共生背后的奋斗拼搏和使命担当,以有热点、有流量的方式,让更多居民爱上读书,以文学涵养城市精神。

接下来,《红棉》将继续守初心、出精品、育新人,打造文学IP联动,创新办刊方式,探索文学的多样性可能,继续激发文学内刊蓬勃的生命力。






王淑彦/

保定市作协主席、《荷花淀》主编


创新传播手段,守好一方园地

再一次参加全国文学内刊工作会议,甚为感动,感慨良多。

内刊找到了“娘家”,得到了关怀,获得了力量。内刊工作者的创作和劳动获得了认可和尊重,自豪感与责任感油然而生。因此,办刊有了方向引领,如果遇到难题,也有了同道的鼓励和提醒,质量无疑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这次参会,更加让我坚定了办好文学内刊的信心和力量。当保定市作协会刊《荷花淀》成为全国文学期刊联盟内刊委员会理事单位的消息传来,编辑部的同志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文学内刊犹如盛开在原野上的小花,带着泥土的芳香,汇聚到文学的百花园里。即使是一朵苔花,也要竞相绽放出牡丹的模样,这成了内刊人的追求和向往。

荷花淀派、“保定作家群”已成为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令人仰望,为之骄傲,但一本文学内刊如何在新时代“重铸保定作家群辉煌”中发挥自己的力量,既是期待,也是挑战。一直以来,我们从做好《保定市重铸保定作家群辉煌五年发展规划》入手,通过提升《荷花淀》办刊质量、建设文学创作采风基地、建立保定作家文库等措施,推出作家作品。2022年8月,《荷花淀》联合鲁院成功举办了鲁迅文学院保定作家培训班,帮助全市作家提高创作素养,为推动“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打下了基础。而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正是在积极参与内刊工作基础上得以实现的。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文学内刊的立身之本源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也将回到人民中去,生发出鼓舞人心的力量。中国作协一直关心文学内刊的发展,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中国作家网以发展驻站内刊和内刊工作会议等形式,为文学内刊提供了便利的交流通道。此举巩固了基层文学创作队伍,也打通了文学内刊与各级作协、文学报刊社网等之间沟通借鉴的渠道。

此次会议交流让内刊人进一步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在新媒体海量信息的冲击下,文学内刊还需适应媒介的变化,不断创新传播手段,守好自己的一方园地。






鲁 甄/

《淠河》执行主编


让内刊成为涵养本土文学的根据地

我编辑《淠河》近十年,经手出刊37期,却是第一次参加全国内刊工作会议。接到通知时,心情特别激动。此次与会的38家文学内刊,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有几家还是当年全国公开发行的刊物。与会主编和编辑们具备丰富的办刊经验,我感到机会难得,迫不及待想融入其中,打开思路、开阔眼界、学习取经。

报到的当天晚上,我站在房间的窗前,欣赏栾川美丽的夜景。半空环绕着伏牛山的巍峨身影,俯瞰又见栾川县城璀璨的万家灯火,令人思绪万千。回想近两年《淠河》走过的路程,点点滴滴记忆犹新。2021年5月,我着手办理中国作家网的驻站内刊申报,将2020全年四期、2021年第一期共5本《淠河》杂志寄往中国作家网,几天后,便接到负责人的电话,告知《淠河》审核通过了。再经过网上注册,《淠河》成为驻站内刊,加入了全国文学内刊工作交流群。入群后,经常接到中国作家网分享的工作信息,终于感到自己不再是散兵游勇,有了组织可以依靠。同时,也能更好地学习借鉴其他兄弟内刊的经验。

2022年10月,中国作家网与《文艺报》合办的“文学观澜”刊发了我撰写的文章《扎根红色土壤,繁荣文学绿地》,向全国推介了《淠河》。2022年11月,中国作家网邀约文学内刊编辑谈“中国文学盛典”,我的短文《让〈淠河〉汇入新时代文学洪流》再次代表《淠河》发出了属于文学内刊的声音。

每期《淠河》印出后,我都寄给中国作家网。在细水长流的交往中,我感受到中国作家网对内刊的重视和对基层文学工作者的关心与尊重。

面对如林的全国大报大刊,文学内刊究竟有多少生存空间?有人说:“谁写谁看,谁编谁看”。这话听起来有几分自怨自艾,却也道出了文学内刊的尴尬处境。

近年来,中国作协高度重视文学内刊的发展,推出的多项举措让作为基层文学内刊编辑的我们感到所付出的劳动、所流下的汗水都被看到了,唯有更加努力地办好刊物。

如何向民间深处汲取营养?让刊物成为涵养本土文学的根据地,绽放文学之花,是文学内刊一直探索的课题。扎根红色土壤、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正是《淠河》应有的文化担当。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淠河》将以全国文学内刊会议召开为契机,一如既往突出地域特色,感受时代文化脉搏,在六安这片红色土地上,继续坚守,努力耕种,认真绽放。



(本文发于中国作家网与《文艺报》合办“文学观澜”专刊2023年9月15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