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徽作家网  |  设为首页
安徽作家网

安徽省作协主办

“红耀江淮 薪火永继”改稿会点评(六)

发布时间:2021-10-14  来源:安徽作家网  作者:安徽作家网

编前语: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文学形式凝聚红色力量,让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6月21-25日,“红耀江淮  薪火永继”安徽作家庆祝建党百年红色主题创作采风组分赴赴皖南、皖北进行主题创作采风活动,作为实施省中长篇小说精品创作工程项目的工作内容,按照省文联党组要求,参加活动的作家要把此次主题创作实践活动转化成创作成果,助力安徽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为保证该活动成果的实效与品质,促进文学精品创作,9月25-26日,“红耀江淮 薪火永继”安徽作家庆祝建党百年红色主题创作改稿会在宣城举行。改稿会邀请《美文》《天津文学》等国内八家知名刊物主编、编辑部主任与采风组部分作家进行面对面的“结对”指导。会上,专家对主题创作文本的有关问题、红色题材创作的难度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对作者作品提出了很多具体意见和建议,从作品前期史实材料提炼、作品语言准确性、人物关系构成、人物矛盾冲突设计等方面给予了针对性意见。现将部分参会主编的点评意见分享给大家。




简评徐春芳散文《沃土盛开红色花


《山花》编辑 隆莺舞



《沃土盛开红色花》是一篇章节散文,用了三个章节,来描述一次采风活动的收获,它主要由史实、人物塑造、感想所构成,可以说它的完备性是很高的,读者可以酣畅淋漓地把它一口气读完,感受一种浩然正气,也感受一种经典的革命情怀,即便没有到过这些革命圣地,读者的在场感也会被极大地激发出来。散文的好处,就是它是一种能够全面地概括地展现大事件或历史的文体,身临其境感、反思、情感和哲性都能通过作者的捏合能力呈送给读者,让读者在短短的阅读时间内得到学习、得以回味、提升认识、翻新自我境界。

《沃土盛开红色花》这篇散文的写法可谓是大开大合,三个章节,一个是写人:彭雪枫;一个是写事:双堆集歼灭战;一个是写物:淮海战役第一村。三个角度搭配起来写,结构上的全面得到了保证,也显现了一定的灵活性,读者既能体会到文章主题的壮阔,也不会感到疲乏,人的情怀放到了三个互相照应的篮子里面,获得的自然是一种三者相加大于三的开阔、连接性强、层次丰富的强感知效果。

我注意到了《沃土盛开红色花》的韵律性很好,文章的大标题、三个章节的小标题、文章的开头处和结尾处的排比手法,都用了诗歌或者歌谣式的语言表达,这种概括形式,能够以短短的几句话,来总括庞大悠久的历史存在,也瞬间提炼深刻丰富的个人主观感情,用韵律来加强红色主题所需要的唱颂性,取得了一种朗朗上口而滋润文章正气的效果。

若说不足,这篇散文有一种“包办化”的倾向,也就是比较注重大而全,注重史实罗列,注重对象单纯的正面实在性,让整个文章显得老实、守旧、新意不足。当然这样的文章有它的好处,也就是知识性突出、指向性明确、力量感好,但这种实在同时也会导致另一种“虚写”性质的存在,因为它没有连接入写作者的个人生活和日常感想,所以它虽然做到了铺陈、囊括的效果,而缺乏进入人心的通道。想让读者迅速接受一样事物,就要尽量做到在文章中放进尽量多的共情成分,而共情成分无非是把作者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想巧妙地放置在文章中,和历史事实、历史物件交错在一起,形成一种感情上的共鸣和呼应,读者通过“日常”这座桥,到达“精神”和“教育”的目的地,才更容易。所以过于实在性的写法,可能会造成真挚性、当下性、亲切性上的“虚”,想要文章体现出艺术的厚实,就要在个人化上面掘洞,直到打通全体、达到普遍为止。

另外,对于庞大的事、物的书写,用一张大网来捕捞完成,不如用几个特殊的角度来完成得更漂亮。所谓特殊角度,就比如找物件,然后赋予物件某种主题所需要的感情,让物件成为喻体、意象,来以小见大地体现宏观之物。虽然喻体比较难找,也比较难处理得自然,但出于艺术性高就可能宣传性好的考虑,我们还是要用两物承载的情感相类似的方法,来找到巧妙的角度,然后左一笔、右一笔,把事物的特性和情感拉拢,让小小的事物和历史、革命、建国等大事物拥有相同的情感范畴,完成一种情感扩大化、融合、相通、互表的角度性“奇迹”,让红色题材文学性作品的可读性提升。

另外我还认为作为散文,社论和报道的味道尽量少一些,判断、分析、总结的成分少一些,可以让散文的面目和气质更加具有亲切和当下,红色题材散文的“红”不仅仅是一种血性和热情,也应该具备一种高雅、芬芳、暖柔的气氛,读者边学习、边审美,得到的体悟就更深、精、真了。

总之,《沃土盛开红色花》的正气、大气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而个人化、角度性的灵气、巧气若能结合进去,文章就会由较平面的姿态变得更加立体,无论宣传还是艺术效果都更有生长性,红色主题写作的新的美学也会渐渐成熟起来。



简评宇轩《马灯》等三则散文


《山花》编辑 隆莺舞



前面说到喻体,《马灯》这则散文,有一个非常鲜明、集中、意味深长的喻体,马灯这个喻体得到了诗化的运用,所以散文的艺术浓度和思想内涵同时得到了很好的保证。

为了把马灯喻体真正纳入人心,作者先说了自己生活中的灯,再说革命的灯,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当下到历史的跨越效果,个人命运和国家民族命运结合到一起,以个人的情结来切入对社会发展的思考,这无疑是一种高明的写法,因为它的情、境、思,都在一个光明的喻体中得到体现,就显得很有文学张力。而且马灯这个喻体,它不是太阳,也不是大灯,它是在努力贡献自己的一种以小见大的形象,彰显了我们的革命先辈的战斗条件的简陋,也突出了他们革命的韧性、耐力——马灯虽然朴素、渺小,但是给人的温暖、給黯淡环境指出明确方向的特点,正是革命者当时的心境和社会大环境的双重体现。

散文也写到了皖南山水的美,这种美来之不易,它蕴含了革命前辈的牺牲和贡献,它是马灯的光亮的一种现实转化。马灯精神,或者说深沉而有力的革命精神,在和平到来以后,转化成了柔和、明净、安宁的光明之美,让散文的主题上升显得很流畅、自然、接地气。

若要说不足,在那个饥寒、危难经常发生的年代,我家里的那盏马灯,似乎可以再重点描绘一下,在灯下母亲劳作的情景、当时的“我”对马灯的真实感念、马灯曾见证的特殊事件,都可以加重渲染或进一步生发,让马灯这个喻体更加饱满、层次性更丰富。在写皖南的山水时,山水之美和革命之难结合得不错,却也可以思考一下怎么把马灯精神和它高弹性的意蕴,直接和山水之美做一个直接的连接,点到为止即可,这样散文的抒情就会更加均匀和紧凑,马灯喻体能得到最大的诗意化运用,那是最好。

我注意到这则散文的文字很是优美,诗化的语言使用很典雅,用高雅的美,加之集中度很高的喻体来驱动文本,呈现一个红色主题及其深沉的感念情怀,是红色文学作品的一条很好的路子,毕竟创新性的反思、深思、总结,在美的境界内是最容易让读者接收并产生共鸣的。

在我看来,盐罐子这个喻体,比马灯的蕴含性还要丰富和奇妙。《盐罐》这则散文,我们起先是看不出它的主题的,它用诗歌开头,说的是盐罐子所代表的一种朴实、善于接纳的精神,这正是生活最可信、最可爱、极有意义的一面,即便生活怎么苦,人只要有了盐罐子精神,那么他就能有滋有味地延续下去,并且在不断的对不同生命状态的承接中,得到个人境界上的提升,得到存在价值的答案。到了散文三分之二的部分,主要的主题呈现,革命人物也和我们一样,有平凡的生活情境,有最朴素和实用的情怀,于是通过盐罐子,读者可以找到自己的心灵和革命先辈的心灵的一种桥接,这种桥接是那么的具体、亲切、可信。也正是因为桥借得好,革命事业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才能够成功,反过来我们当下生活的盐罐子才会更美、更结实。

我认为《盐罐》这个散文,是有双主题的,并且双主题可以巧妙合一。这是比较罕见的一种写法,因为后面的红色主题按道理应该蔓延到前面,笼罩全篇。但这则散文别出心裁,把盐罐子的底层生存精神和对革命人物的感佩两个角度并置,制造出了一种奇妙的生活和革命事业、个人和英雄、当下和历史相拼合的效果,从而让散文有了思想宽度上的弹性,让我们在自己的生活现实中找到一种类似于“革命”“建国”的能够推进自我进步的情怀,这其实是以小见大,同时也是以大策小,大小转换就让文本有了比较独特的艺术性。

由于双主题合一的写法,两个主题的跨度比较大,很容易产生有些硬的拼接感,如果这则散文,在跳到另一个分主题时,能够把桥梁架设得更加自然一些,就会更好,比如说展开想象来虚构,让散文中的“我”对盐罐子的使用和革命前辈对盐罐子的使用都情节化、具体化一些,让这两者相同的情怀得到直接桥接,场景一换,互相照应,就很漂亮了。

《金岭洞》这一则,用一个洞的喻体,完成了历史的穿越,也完成了人的认识、人的感情的穿越,文字中体现出来的思考和缅怀的纵深感,是发人深思又叫人舒服的。而且在文章中,马灯的喻体再次出现,用得很漂亮。而雨的意象的运用,是一个妙笔,雨作为一种心情暗示,代表着泥泞、阻隔,也代表着生长、滋润,而我们的革命先辈面对的社会环境和斗争情况,就是泥泞和阻隔的,革命的进程和革命先辈对人民的关爱,却是生长和滋润的,散文完成了对复合喻体的巧妙运用,让文本有一种繁花盛开的效果。

我还注意到文章里写到由于暴雨,山路不通,采风的一群人,只能远观烈士墓碑的情形,这是一幅很感人的画面,因为它的形象性很突出,而它透露出的对烈士的朴素、深厚的敬佩之情,就显得非常具体和可信,这就是散文中的真实细节之妙,这样的细节具有四两拨千斤之力,其精准的感官描绘,能把读者带到现场,也带到当年烈士奋斗的历史情境里面,实现一种印象深刻而且十分之清新的缅怀,而清新、没有扭曲感、适可而止的细节也正是散文感染力的重要来源。

文字诗化、喻体集中、复合主题、细节清新这几点,是宇轩这组散文的主要特点,这些特点帮助他把红色主题散文不光写出了主要的红色,也写出了其他的搭配得当的缤纷色彩,红色也就显得非常的自然可爱。当下的审美是要求新颖性的,宇轩做到的这几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散文的细节上,特别是时间、事件、物件在桥接时,如果能做到更圆润、细腻、自然,照应感更强,分布更均匀,同向性更突出,就完美了!






沃土盛开红色花


徐春芳



回顾历史,既是为了感恩,更是为了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题记

一次红色之旅,让人泪雨滂沱。

一次叩问之旅,让人灵魂升华。

一次铸魂之旅,让人心灵蔚蓝。

红色历史必将铭记,革命精神世代传承。在火红的七月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安徽作家采风团一行,来到宿州、淮北这片革命的沃土上,倾听那些红色的花朵,昂扬奏响一曲红色之旅的高歌。

宿州烈士陵园、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纪念碑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等等......这些熟悉的在中国革命史上闪耀着的光辉的名字,让我的灵魂受到震颤,让我的精神得到纯净,让我的热血汹涌澎湃。


一、报国未尽身先死,天地有情亦垂泪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

为深切缅怀革命烈士,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发扬革命优良传统,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宿州市东北角——宿州烈士陵园,宿州市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缅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功勋卓著的抗日民族英雄彭雪枫将军以及其它革命烈士

晴空万里,阳光璀璨。下午的陵园里树木阴翳,参观人员如织。一眼望去,庄严肃穆的彭雪枫汉白玉塑像掩映苍松翠柏之间,和革命烈士纪念碑、彭雪枫纪念馆为主体的纪念建筑物成南北向依次座落在陵园的中心轴线上。塑像8米,栩栩如生,英姿飒爽,目光炯炯,英气逼人再现了当年彭雪枫将军戎马生涯的光辉形象。在塑像和纪念馆的中点,耸立着革命烈士纪念碑,碑为塔型建筑,全部为白色大理石砌成,碑前广场全部为花岗岩地板,彰显了革命烈士纪念碑的雄伟高大,突出了庄严、肃穆的氛围。我们来到正南面的镌刻着陈毅元帅题写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深情瞻仰,向革命烈士致以深深的敬意。

将军虽已故去,但将军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爱国精神,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为民服务、无私的奉献精神,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廉洁精神,深深滋养着广大人民。

造型美观、气势宏的彭雪枫纪念馆是一座具有浓厚的徽派建筑风格的仿古建筑群。馆名为张爱萍将军题写。纪念馆分为三个展厅,中厅为雪枫同志生平业绩陈列馆,展出数百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和各种文物资料,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角度,全面客观地介绍了彭雪枫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东厅为淮海战役纪念厅、西厅为宿州市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牺牲的革命烈士事迹展厅。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我们步入展厅认真聆听解说,仿佛把大家带到了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通过观看文物、图片、文字等史料,我们详细了解了彭雪枫将军投身革命、追求真理、戎马生涯、波澜壮阔的一生。切身感受到革命先烈们为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不断奋斗的艰辛历程和光辉事迹。每件展品背后的故事一张张历史图片、一页页文献资料、一件件陈列实物,再现了当年彭雪枫将军浴血奋战的戎马生涯,彭雪枫将军由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一名为人民解放事业奋斗的一生的卓越的革命战士,让人真切感受到将军的文韬武略和爱民情怀,深切感受到革命战争年代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优良传统,心灵上受到了强烈震撼,思想上受到了深刻洗礼。

彭雪枫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1907年9月9日生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参加过第三、四、五次反围剿以及二万五千里长征,组织过土成岭战役,两次率军攻占娄山关,直取遵义城,横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进军天全城,通过大草原,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他投身革命二十年,不但率部在中原地区多次打退日军的“围剿”,还组建了新四军骑兵团、成立了南京陆军指挥学院的前身——新四军游击支队随营学校。

1937年,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彭雪枫将军审时度势,决心创办一所随营学校。经过紧张的筹备,新四军游击支队随营学校于1938年11月26日在河南杞县傅集成立。彭雪枫亲自兼任校长。在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夹攻下,随营学校坚持边打仗边办学,边生产边办学,仗打到哪里,学校就办到哪里,树荫下、打谷场、空闲农舍、祠堂寺庙,都成为学员学习的课堂,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马背学校”。随营学校在短暂的办学实践中,积极为抗战前线培养人才,积蓄革命力量,为新四军建设和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宝贵的人才支持。

彭雪枫将军创办的4师骑兵团、拂晓剧团、《拂晓报》,被誉为军中“三宝”。而4师骑兵团当推“三宝”之首。这支红色铁骑像一股旋风纵横驰骋在千里淮北平原上,赫赫战功使敌人闻风丧胆,英勇事迹至今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

1941年4月21日,在蒙城郭家店附近,彭雪枫指挥新四军第四师十一旅三十二团遭遇国民党马彪的骑八师突袭,战士们来不及修工事,只有凭借村庄、坟地、树林进行抵抗。因寡不敌众,骁勇善战的三十二团几乎全部损失。目睹广大指战员和敌骑浴血奋战,许多同志丧身在敌人的马刀之下,彭雪枫十分痛心,并深刻意识到骑兵在平原作战中居于重要位置,必须要有一支精干的骑兵部队。同年8月1日,骑兵团在淮宝县岔河镇正式成立。在根据地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彭雪枫为给骑兵团解决马匹问题,拿出30000元淮北币给骑兵团买马、打马刀和配备马装具。

“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彭雪枫非常关心骑兵团的成长,对战士们的训练尤为重视,他要求每一个骑兵,上马要像蚂蚱一样轻快敏捷、骑在马上要像磐石一样稳固、奔驰要像闪电一样神速。他不但给骑兵们上政治课,观摩指导训练,有时还亲自进行动作示范,战士们很快掌握了各种本领。

1942年夏,骑兵团投入到保卫夏收的战斗。骑兵一、三大队奉命到泗县东北打击来抢粮食的敌人。骑兵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敌人压到开阔地带,然后两个大队南北夹击,拼力冲杀。只见战刀飞舞直落敌首,敌人死伤遍地,不到半小时,300多伪军全部被歼。骑兵们第一次乘马作战,便大显身手,打了大胜仗,彭雪枫非常高兴,把自己心爱的“火车头”——青白马送给了骑兵团。

1942年11月中旬,骑兵团又投入了反“扫荡”的战斗。在新四军第四师各部队的打击下,尤其是在骑兵团的猛烈冲击下,我军取得了宿迁以南的朱家岗血战和泗县以东的马公店战斗的胜利,日军伤亡惨重,从而宣告了日伪军对淮北抗日根据地33天“扫荡”的失败。

1943年3月17日,骑兵团粉碎了国民党反共顽固派企图夹击新四军的阴谋。3个大队全部出动,参加了山子头战斗,活捉了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

随着骑兵团的发展壮大,打回津浦路西恢复豫皖苏根据地的条件日渐成熟。1944年,彭雪枫率部西征。9月11日,彭雪枫亲临前线指挥攻打夏邑县八里庄,大获全胜,骑兵还生擒了顽军敌支队司令员李光明。战斗行将结束时,彭雪枫被一颗流弹击中心脏永远倒下了,英勇殉国,年仅37岁。他再也不能指挥自己一手创建的骑兵团纵马驰骋了,再也不能与大家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了。

山河悲恸,大地呜咽。指战员们泣不成声,就连战马也静静地立在那里默默低首。骁勇善战的骑兵团的同志们化悲痛为力量,将复仇怒火喷向敌人,终于从顽军手里收复了7万多平方公里失地,新四军第四师的旗帜又高高飘扬在豫皖苏抗日根据地。

1938年9月,新四军一无饷源,二无后勤供应,生活艰难,物质条件甚差。彭雪枫发动群众献计献策,弄到两枝铁笔、两块钢板、两筒油墨、一把油刷、一块木板和半筒“高乐牌”蜡纸,就靠这些设备办起了报纸。彭雪枫亲自为《拂晓报》报头题字,为创刊号撰写发刊词《拂晓报——我的良师》。他在发刊词中说:“拂晓代表着朝气、希望、革命、勇进、迈进有为、胜利就要到来的意思。军人们要在拂晓出发,要进攻敌人了。志士们在拂晓要奋起,要闻鸡起舞。拂晓催我们斗争,拂晓引来了光明。”
  彭雪枫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他光明磊落,不畏艰苦,克己为人,廉洁奉公,爱护军队,爱护人民,深受人民的爱戴。

1940年夏天,彭雪枫率领八路军第四纵队转战于豫皖苏边区时,当时住在王心乙大爷的家中。有一天下了大雨,彭雪枫忽然想到王大爷家的小牛犊还拴在树上,于是连雨帽也未戴就向外跑,他冒着大雨将王大爷家的小牛犊牵了回来,王大爷家没有牲口棚,彭雪枫就把小牛拉到了堂屋里,把小牛拴在了自己睡的小床的床腿上。彭雪枫淋得浑身都是雨水,但是他却没有管自己,而是从床上捡起了件旧衣服,先给牛犊子擦了起来。一直把小牛身上的雨水全部擦干为止。王大爷看到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员这样悉心照料自己牲口劳动力的情景,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彭雪枫从青年时代就刻苦好学,在一位爱国教师的推荐下,彭雪枫接触到了共产主义,他先后拜读了《共产党宣言》、《布尔什维克的胜利》、《新青年》、《独秀文存》等进步书籍。出生农村,他深知底层人民的悲惨现状。看到革命导师的慷慨陈词之后,他觉得人生被点燃了。如果只是为了自己奋斗,那么人生将多么苍白无力啊。于是,他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带领着同学,他展开了反帝爱国运动。在战争年代,他多次在报刊发表文章,发表演说,撰写了《游击战术》、《战略战术讲授提纲》等重要军事理论书籍。展现了一位共产党员为民族、为人民忠贞不渝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思想品德。

“上马能打仗,下马写文章”,彭雪枫能文能武,智勇双全,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1988年,中央军委确定彭雪枫为我党我军33位军事家之一。

天地英雄气,浩然壮国魂。彭雪枫英勇抗战的精神闪烁在岁月长河中,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始终奋斗前行。

民族精神代传,英烈美名遍地扬。在彭雪枫生活、学习、工作、战斗过的地方,党和人民修建了彭雪枫将军纪念馆、陵园、雪枫公园塑像纪念亭、以及以彭雪枫命名的中小学校和路桥,表达对彭雪枫将军深深的怀念之情。       

   


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青天



古老的淮北平原上,一个名叫双堆集子上,有两个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土堆,一个叫“平谷堆”、一个叫“尖谷堆”。当地人说“依山一溜屋,傍水一排房,空出的街路挤挤挨挨……谁能想到,这个皖北偏远小镇,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发生了一次改变历史命运的大事,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就发生在这里,这里经历了血与火的淬炼,生与死的搏击。

党的革命斗争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淮海战役无疑是其中极为精彩的篇章。

双堆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时间回溯到72年前……

1948年秋,正值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战略决战阶段。以毛主席为核心的中央领导人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科学分析战争形势,准确地把握战略决战时机,连续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948年11月到1949年1月,我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发起的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歼敌数量最多、我军牺牲最重、影响最深远的一场战役在中国解放战争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双堆集地区歼灭战是整个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前承碾庄圩之战,后启陈官庄之战,对于夺取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具有关键的意义。纪念馆三大厅内详细记载着双堆集歼灭战前前后后的细节,陈列着当年的文献、战斗使用的器械、旗帜等展品。作为场馆主体,纪念馆主厅通过灯光、音效结合沙盘的方式复原了双堆集的激烈战斗在讲解词介绍下,我们仿佛就是参加这场战争的战士,在被还原的栩栩如生枪击声、火炮声、坦克声、号角声、厮杀声”中冲锋陷阵,奋勇杀敌……  

冰天雪地,寒气逼人

1948年12月14日,淮北平原气温降到了零度以下。

国民党军12兵团,是最强大的美械武器装备的主力兵团

作为该兵团的司令长官黄维和副司令长官胡琏在双堆集附近被包围已经20天了,这些天里个军有两个军已经完全崩溃了,剩下两个也被压缩仅有的几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域。由于人员密度极大,士兵们饥寒碌碌缺医少药早已失去斗志但黄维胡琏依然拒绝了解放军方面劝降。他们计划孤注一掷侯着突围时机是否能守住核心阵地前最后一块阵地——尖古堆前的野战工事。

尖古堆是一块长宽都不到50米的小土坡。但在那片平原上,却是唯的制高点之一。12兵团将指挥部设在此堆不远处。此外,附近还有野战医院、炮兵阵地和唯一一个简易机场,可谓是咽喉之地一旦此阵地丢失,12兵团就基本可以宣告灭亡了;而这个兵团一灭,淮海战役乃至整个解放战争,就基本尘埃落定了。

为了扼守这一阵地,12兵团派出来的是最后的精锐——十八军118师54团。

该团是国民党起家部队之一,从北伐起就打过无数仗恶仗,屡立战功,被称之为“威武团”。

不过,解放军并没有打算给威武团这样的机会。鉴于此战是双堆集最后一场硬仗,而对手也是战功赫赫的王牌部队,解放军极为罕见打破原来的惯例,由两大野战军各派出一支部队共同攻击。这在解放军战史上几乎是唯一的一次。和“威武团”一样,解放军两个营也有自己的名号“襄阳营”和“洛阳营”。

战斗正在进行着……

西南角的“襄阳营”和东南角的“洛阳营”分别从两侧发起了攻击。与此同时,“武威团”也开始了最后的抵抗。

“威武团”的士兵确实非同一般的国民党军部队,不愧是一路打恶战起来的精锐。残存的士兵源源不断地从地堡中钻出来,展开一次次凶狠地反击,双方士兵很快绞杀在了一起,冲锋枪、刺刀迅速收割着生命。惨烈的伤亡立即在阵地上出现了,“洛阳营”教导员孙启明在冲锋中中弹倒地,“襄阳营”冲在最前面的一个排在突破缺口打退两次反冲锋后只剩3人,阵地上搏杀进入了白热化的程度:有的解放军士从后面抓住了国军的机枪,国军机枪手依然死死地扣着扳机打完弹夹内的子弹,最后被一脚踹倒在地才当俘虏;有的解放军士兵一支手臂被机枪打断,还坚持用另一支手投掷手榴弹炸毁碉堡;甚至还不乏双方伤兵拉响手榴弹与对手同归于尽的情况。但最终,源源不断冲入阵地解放军占据了优势,他们用冲锋枪和手榴弹扼制了国军的反击,用凶猛的火炮阻拦了国军的支援,然后用炸药包把残存的工事一个个抹掉。两个小时后,当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时,野堡阵地上两发红色信号弹升空,那是“洛阳营”和“襄阳营”两位营长向后方传达成功胜利的信号,而“威武团”作为一支部队已经整建制不复存在了,也就是说,国民党12兵团也不复存在了。

双堆集歼灭战的胜利,是毛泽东同志伟大思想的光辉体现。我参战部队全体指战员不怕苦、不怕死冒严寒、闯火海;连续作战奋不顾身,表现出一往无前、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中原、华东、华北各军区的地方武装和百万民兵、民工,全力支援,对战斗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双堆集歼灭战中,许多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为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我们永远高举起他们的旗帜,继承他们的遗志,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祖国和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目标而努力奋斗!

英雄们的伟大业迹昭日月!

烈士们的革命精神凛千秋!

  

三,蔡洼英雄会师地,淮海战役第一村



淮海战役进入第三阶段,华东野战军指挥机关进驻萧县蔡洼村,就近指挥各纵队发动总攻。这一刻,注定了这个位于宿州市萧县城西南15公里的丁里镇蔡洼村的青史留名。次日,也就是1948年12月16日,淮海战役总前委五位首长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齐聚蔡洼,由邓小平主持召开了总前委第一次全体会议,这也是唯一一次全体会议,研究制定了淮海战役决战和渡江作战方案等重大问题。景点包括淮海战役总前委会议旧址、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淮海战役誓师广场、淮海战役纪念园、淮海战役纪念馆、淮海战役总前委五同志雕像。当年总前委开会用的房屋目前保存较好,室内设有淮海战役陈列展览,总前委开会用过的桌、椅、条几、马灯、粟裕、邓小平同志用过的床、文件柜、水桶等部分实物保存完好。此次总前委会议,对于夺取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全面胜利,对于解放全中国,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决策作用,在中国的革命史和军事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这次会议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历史性会议。

大家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走过一间间泥土房,目睹一件件实物,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了解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重温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老一辈革命家简陋、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学习英烈们的精神,继承他们的遗志,用党章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新形势下合格的共产党员。

“倾家荡产支持淮海战役!”这一朴素而又振耳发馈的声音,仿佛穿越70多年的时空,在萧县广袤的红色土地上久久回荡……

镌刻在蔡洼会议遗址广场上的浮雕,生动再现了萧县乡亲为解放军支前的感人场景。据景区讲解员介绍,淮海战役中,萧县组织了支前民工一万多人,担架两千多副,筹粮一千多万斤,把全县的人力、物力、财力汇成了一股波澜壮阔的洪流,为人民军队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陈毅元帅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 ”

在萧县县委县政府的精心打造下,蔡洼现已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长三角旅游系统党性教育基地、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省党员干部党史教育基地等。

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我们的一切胜利都来自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守江山就是守住人心。淮海战役再次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中国古语说的好,得人心者的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没有人民的支持,任何事情都不会办好。

我党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情深、并肩奋斗。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我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南线主力进行的规模巨大的歼灭战。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在中央军委和总前委的英明领导下,浴血奋战,首歼黄百韬兵团与碾庄,继歼黄维兵团于双堆集,再歼杜聿明兵团于陈官庄,历时65昼夜,共消灭国民党军55万5千余人。纪念馆战役实施部分以大量翔实、珍贵的历史照片、革命文物和艺术作品,真实再现了淮海战役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了中央军委和总前委的卓越指挥才能,形象反映了我军指战员英勇无畏、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淮海战役中,华中、中原、华北地方党政机关和广大人民全力支援,要人有人,要粮有粮,543万民工冒枪林弹雨,忍风雪饥寒,千里远征,随军转战,对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民支前部分展出了山东支前民工运粮用的独轮车,辽宁工人生产炮弹的车床,特等支前功臣唐和恩刻有88个支前地名的小竹竿等珍贵文物以及妇女做军鞋、解放区青年踊跃参军的历史图片。通过这些历史的见证,生动展现了人民战争波澜壮阔的宏伟场面,有力的证明了人民是革命战争胜利的源泉。

通过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就是让党员干部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要让大家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以实际行动继承先辈遗志,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忠于自己对党组织的承诺,严守党的纪律,用心做好每一件事,以先烈的精神激励自己,鞭策自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实际行动为党旗增光添彩。

解放战争铸就了华夏儿女的钢铁意志,砥砺中华民族自尊自强的民族精神向着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目标不懈奋斗。今天,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更加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投身伟大历史进程,担当职责使命,在中国道路上激荡起更加强大的中国精神,汇聚起更加磅礴的中国力量,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通过这次采风,我们深度接触皖北大地,深深地感悟到,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英雄儿女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光辉业绩,铸就了永垂不朽的巍峨丰碑。铭记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追忆英雄事迹,就是为了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牢记使命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发扬革命传统,就是要坚定信念、紧跟党走,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听党话、跟党走的无限忠诚,从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就是要牢记初心、为民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为新时代红色血脉的传承者、红色基因的弘扬者、红色江山的守护者、红色奇迹的创造者。

作为一名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的作家,将时刻铭记我们党的历史,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让脚和脚下的泥土紧密相连,让手中的笔生花,让心中的梦想成为翱翔的白鸽。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没有过不了的沟坎,没有破不了的困难,没有不高远的梦想,没有不流汗的战斗!

历史之镜擦亮,我们明辨了是非。

红色之路铺开,我们在上面留痕。

精神之柱立起,我们背负着前行。





马灯及其他(三篇)

宇轩



马灯


  供销社一排旧瓦房在马路对面荒废已久。乡里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这些危房被机器轰然推倒,仿佛一个时代瞬间倒下,又一个时代将会应声而起。有邻居从废墟翻出一堆碎花碗碟、豁牙斑齿的搪瓷缸、也有一些锈迹斑驳的铁钉与铁丝。我从那些瓦砾堆里翻出盏马灯,提起来告诉孩子们,咱们家也有这样的灯。


记忆里大雪封门的日子常有,那时北风凛冽彪悍,几乎要把屋顶掀翻。一家人挤在土坯房子里,饥肠辘辘,寒夜漫长。因为这盏灯,通往黎明春天的道路变得明亮,不失温度。因为这盏灯,我记住一个时代的寒薄、窘迫和困难,并且成功越过那些沟一样泥泞不堪的日子。在灯下,母亲无米下锅的愁容,成为后来我写作的源头。在灯下,母亲纳鞋的画面已成册页。常读常新,常读常感念。

前段时间,与诸友去了一趟皖南。“来皖南,就像回家”。这是我第一次游历皖南山水发出的感慨。这些年,数次与友人,与家人来皖南转山转水,时至今日我依然肯定和重申这样的话。我对皖南山水的喜爱,就像游鱼在水,白鹭在野,苜蓿在田。

那些云雾缭绕的山顶之上,仿佛有我的过往,我的绝句我的茶园。现在我重申这样的话:我对皖南人家的喜欢,如同倦鸟归巢,浪子返乡。玄青在上,一栋栋白墙黑瓦有古意之美,而我正是那一点留白。一点墨。说到底,就是气息气味契合本性。

想到山顶茶园里的茶农,勤奋忠实,敏而好学。他们从这里走出去,硬是从群山之间踩出一条徽杭古道,成为徽商富甲一方。他们怀揣书本求知的愿景经由江水送达他们想要去往的那个地方,成为后世敬仰的文学家,成为革命者新中国的开拓者与奠基人……

或许青弋江清澈见底的江水知道,在世为人,我也曾为大树,为舟船,为枯木,为落叶和浮萍,现在是随遇而安,因为处一个和平年代。正如云在青天水在瓶的佳句里面,其实怀揣历史的风云人生醒悟。

青山青,白云白。谁也不会料想,在这片静谧祥和养心养肺的山水间,也炮火连天,血流成河。那些为真理而战为自由而死的人们,让这里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浸染赤色的历史而成为史诗的一部分。让皖南与新中国的诞生紧密联系在一起。

我忆起乡下供销社废墟里的马灯,是因为我在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看到叶挺军长卧室里也有这样一盏马灯,它黯哑静默,斑驳朴真。与写字桌,与干净的被褥一道,成为红色教育基地可观可感的细节里的一部分。

我忆起这盏灯,是因为我也有过水深火热的童年,哪怕我不曾参与枪林弹雨的革命年代。正是这盏灯,它与狸桥镇新四军支队旧址粟裕将军卧室里的马灯、旌德县龙川村梅大栋梅大梁故居里的马灯遥相呼应,彼此照耀,且熠熠生辉。成为历史的隐喻。成为当代人走向胜利的精神符号。

一灯能破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

电视剧《觉醒年代》里,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欲将山东青岛拱手送给日本人。陈独秀毅然决定由日本回国以新思想拯救水深火中的人民与国家。船行于茫茫大海,室友白沙劝陈先生早点休息。窗外黑暗深重,什么也看不见。关灯之后,陈先生望着窗外大海,喃喃自语看得见,看得见......

是呵,来玩南,就像回家。在种墨园里走一走。山水无言,确有一种气节觉醒于肺腑身心。山水无语,有一种不朽的力量叩击初心。

 

盐罐



如果可以永远挨着这样近就好了

像两只灰头土脸的陶罐

大一点的用来装盐

小一点的用来盛雪

当然你也可以说“大一点的用来盛雪,小一点的用来装盐”。只是我不能这样写,在心灵与现实的跷跷板上,经验和教训告诉我,必须离油盐酱醋近一些,哪怕常常从周遭止咳糖浆一样粘稠的日常细节里出神,也是为了回向我的村镇,我的县,我的省,与我的时代。

在这首短诗里,有人读到喜悦,也有人读到苦难。有人读到安宁,也有人读到动荡与流离。有人读到重逢,也有人读到死别。千人千面,哪一种理解都是对的,最大的可能是哪一种解读都是误解和误会。总之千人千面要比千人一面丰富一些,有趣一些,自由一些。正是这丰富、有趣和自由,滋养并鼓舞了世代人心,浇筑且构建了属于每个时代的康庄大道。

雪是精神,盐是苦难。

雪也是阳春白雪,盐也有汗津津的沉重与艰涩。

雪是虚无,盐是现实与担当。

用来盛雪或者装盐的罐子可以合二为一吗,能否在语言和世俗层面着力构建一面传统,铺叙一页历史,建设一个国家。给人民一片安居乐业的净土。给后来以深刻的教诲和榜样。

忆起我十六岁分家时,前来主持分家仪式的叔伯就曾当面告诉我:家里太苦,底子穷,以后你们兄弟几个各忙各的,别再指望父母。因为你们父母能让你们吃饱饭,一个不少的活下来,还或多或少让你们读了几年书,已经不容易了。

老母亲考虑我体弱多病,去村头挑水困难,分了一口大水缸给我,这样就可以一次蓄水,管用好几天,不必天天吃力去挑水。现在这口水缸还放置在院子里,古朴真切,只是用来养竹了。与此同时我还分得一个油壶,一个盐罐子和八百元债务。债务早就还清,因为自小我就知道,无债一身轻。借钱要忍,还钱要狠。

油壶在几次建房和搬家时不知遗落何处。如今盐罐子还在,闲来无事,用以培植几棵铜钱草。铜钱草真是好养得很,给点水,给点时间,它就碧绿。

这碧绿,与上次我去种墨园里看到墙角石缝间的青苔是一种重逢和对话。与皖南人家菜园子里的一垄山芋一畦韭菜是同一种语境。与梅大栋梅大梁故居瓦片上的青草,享有同一片蓝天。时空交错,青山碧水知道我的心思我的心意。

那一刻确实有一种恍惚,仿佛我也曾身临其境,穿越那样的炮火,经历那样的苦难和死别。我也曾发奋,热爱并心疼我的山河,我的人民,我的国家。

在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叶挺将军的厨房里,当然也有一个油壶,一个盐罐子。

这不是巧合,而是历史穿越时空的布局。作为红色教育基地的锅灶与用于寻常生活的锅灶原本是同一个锅灶。是时间和信仰,是苦难与抉择,谱写了它们寻常又非凡的意义。是信仰与时间,让锅灶和油盐罐子在不同时期,完成它们各自的使命与担当。

生产好空气的山水与血流成河的山水,也曾是同一面山水。想到1941年1月6日,皖南事变当中,壮烈牺牲的七千多名烈士与蒋介石部队,本属同一个民族,使用同一种母语,饮同一条江水。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周恩来先生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读来叫人两眼滚烫,悲恸不已。

“恶是善的星空。马匹总是走在车子前面”。事实证明,谁为人民谋福祉,谁就得人心,得天下。不信你去问问云朵,问问云朵下面历经百年的红色旗帜,去问问各州各省新时代万家灯火里的百姓人家。



金岭洞



睡不着,干脆像古人那样,起来听雨、观心。果然听出人生诸多如意与不如意。像体检时发现肺叶里有个小结节然后医生捏着病历告诉你,不碍事。而你还是惴惴不安。

这雨水亦如一面露天银幕,放映一队人马举着马灯穿金岭洞的情景。马灯当然是虚构的,现在都用手机,直接对着智能开关说"打开手电筒"。然后灯光亮起来,时代,历史和人脸,仿佛很近。一切就像是昨天,一切已经过去。

1500米的隧道幽深,肃静,神秘。马灯当然也是现实的。它很具体、客观、意义非凡。身在皖南的一代又一代愚公们气喘吁吁在这一团灯火的照耀下,开山凿洞,为了光明和前程,为了活下去。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太艰巨,太遥迢,太真切,也太简单,太伟大。

当地领路人告诉我们,穿过隧道,再翻越几座山头,就会看见山林斜披有大片映山红,有槭树与野果。有鸟鸣,有蝉音,有峭壁和风景。也有几座革命者的墓碑在草木寂静中,安于一隅,他们像冷静下来的旁观者,谛听时代的风云与历史的脉搏。他们与朝霞与落日为伴,与清风与朗月为伴。没有人知道他们姓甚名谁,没有人知道他们户籍哪里,故乡哪里。他们将生命永远定格在“青年”。他们将革命者的身躯永远安息在皖南这片深厚的土地。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新四军。

他们永生,像隧道两头的光明一样。他们只是刚好经历那个时代的黑暗,并在黑暗中点灯。

同行的方勇老师说,往年此时,皖南多雨。皖南的雨下起来,崇山峻岭就会笼罩在烟云之中,虚实之间,只顾让你感叹皖南景色美得很。皖南的雨下起来,也会绵延而不知尽头,白墙黑瓦浸润在雨声之中,叫人惆怅。一夜之间,若是河水陡涨,人们也会担心,会害怕。但是这几日却偏偏日头好得很。没有一点阴霾,没有一点晦涩。好天气都被我们赶上了。青天白日,仿佛历史的册页被后来者重新阅读。也像墓碑,被擦拭。像恩人,被铭记和怀念。

话题说回来,我们采风团一对人马穿过金岭洞,终于来到一片开阔地。洞内洞外温度差距较大,往前走,没一会,烈日之下众人已是汗津津。我在路边一块干燥的石头上小憩一会,喘着气。环顾四周,左手是山,山上树木茂密,白云如鱼。右手是溪谷,大山和竹林。人们大声说话,似乎还有一点回音,仔细一听,其实是溪水叮咚,可以止渴。蜉蝣在干净的溪水上面爬行,如隐喻和暗指。

当地领路人指着旁边一条通往山上的小路说,从这里上去,往里再走一段,就会看见几座无名烈士墓碑。顺着领路人的手势望过去,山路已毁,乱石毫无章法地横亘在山路中间,有几棵槭树也倒在路旁。原因当然是前段时间连日暴雨,泥石惧下。既然山路不通,众人只能朝着墓碑的方向,伫立良久。仿佛有话要说,却又没有说出。

时已正午,饥肠辘辘中,众人挥汗返回,还是需要穿过那条悠长寂静的金岭洞。黑暗中,有人打开手机里的手电筒,探知脚下石头路。由岩缝滴落的水滴砸在眉头上,很醒目,很清凉。由岩缝滴落下来的水滴,砸在积水处,声音清脆,像历史的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