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徽作家网  |  设为首页
安徽作家网

安徽省作协主办

新书发布 | 作家孔阳长篇小说《科学岛边的爱情》出版发行

发布时间:2022-01-19  来源:安徽作家网  作者:安徽作家网

  日前,我省作家孔阳长篇小说《科学岛边的爱情》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作品后序

《科学岛边的爱情》后序



唐先田

 

  孔阳是我所熟悉的作家,一是因为我们同在一个单位共过事,常找机会在一起交流对文学的一些看法,她也曾生动地向我讲述她的创作近况与设想,共同语言较多。二是因为我们的老家在皖西南相邻的两个县,现代汉语专家说属一个方言小区,乡音方言,听起来顺耳,也倍感亲切,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很自然地就拉得近了。

  前些年,她将出版的长篇小说《烟雨黄梅》送给我。我认真地读了,那是一部描写黄梅戏的书,人物、故事都很难曲折。黄梅戏成为观众喜爱的名播海内外的地方戏剧种,就是在艰难曲折中成长起来的。孔阳的老家乃黄梅戏之乡,她对黄梅戏是很熟悉的,所以字里行间,充满着浓郁的情感。描述黄梅戏的艺术作品不少,但长篇小说,除《烟雨黄梅》之外,并不多见。

  《科学岛边的爱情》这部长篇写得很扎实,我读了孔阳送来的书稿,读后很高兴。总体感觉孔阳的小说创作比以前更成熟了,一是她热情地拥抱当代现实,也可以说是当代现实的巨大变化深深地触动了她,于是她悉心地观察当代社会从城市到乡村的许多事物。她的小说不仅有对时代变革的叙述,更有对人性的审视,她将乡村和城市的新变化作为她的小说人物流动的背景与舞台,这就使这部小说有了热气扑面的时代气息。二是小说所写的人物都为当代人所熟悉,他们在现实中的生命存在与生活状态、农村与城市改革进程中的个体经验与记忆,使读者有了同呼吸共命运之感,所以小说的可读性也就比较强。

  小说里的魏桃,是作家塑造的较为成功的人物形象。这个乡村女青年承认自己的命运现实,又不屈从于自己的命运现实,更可贵的是她一直在努力地去改变自己的命运现实。现实中像魏桃那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他们来自乡村或小镇,却对一二线城市的生活充满向往,在时代的洪流中努力地寻找自己的人生坐标。魏桃应该是他们的一面镜子。魏桃的聪慧是她能通过切身对比,认清时代的进步,她时时自觉地鞭策自己,要使自己成为与时代同步的人。作家笔下的魏桃也有人性的弱点,她也因为经不起诱惑而付出了代价,但魏桃能切实面对,最终是认识了弱点,并从内心深处与之决绝,勇敢地丢掉那些不属于自己的虚幌的东西,去创造自己的未来。这就够了,因为读者并不需要完美无缺的魏桃。

  科学岛上那个物理学博士范士本写得很生动。他的当代科研人员的敬业精神和那些朴素美好的本质,给人印象深刻,也很可爱。读者会真诚地相信,科学的自强自立与创新,会来自“范士本”们的智慧与努力,读者还会真诚地相信,范士本与魏桃的结合,一定会营造一个美好的春天。

  陈夏是小说塑造的一个典型而鲜明的人物,在他身上体现了小知识分子的欲望与复杂。陈夏是学哲学的,西方哲学专业硕士。哲学被称之为聪明学,可是在人生这个大课题面前,陈夏并不是很聪明。陈夏形象的意义,在于显示了青年知识分子较为普通的另一个方面,自视清高却又偏执自卑。真的希望众多的“陈夏”们,从孔阳笔下的陈夏人生经历中吸取一些有益于自己的教训,多付出一点,丝毫也不马虎地脚踏实地,使自己的道路更广宽一些。

  小说的魅力在于无限延伸的内涵,对于不同读者,自有不同的理解。读了孔阳的小说和其他一些小说,收益是有的,但也不是很满足,这使我想到创作小说的是多么的不容易。但我又想到,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归根到底就是要变,以我们的祖国为例,五千年历史,时时在变,且越变越好,世界瞩目,如果不变,古老陈旧,谁还拿你当回事呢。小说也有一两千年的历史了,也在不断地变,最近的一次是在1985年前后,小说评论家称之为“小说革命”,并说成果是获取了“先锋小说”和“寻根小说”。但小说作家们总是不满足,仍在求变,不久前读到老作家蒋子龙的一组“笔记小说”共九篇,总题为《寻常百姓》(见《清明》杂志2020年第6期),觉得短而有趣,那就是在变,是在寻求新的小说革命。当然,我不能说,蒋子龙先生所写的那些笔记小说就完全是成功的,但蒋子龙先生那样做,并订了三个标准,真实、传奇、精短,的确有新的小说革命精神。蒋子龙先生表示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做下去,期盼蒋子龙先生有更多的精美的笔记小说奉献给读者,也期盼青年作家孔阳能以前辈作家蒋子龙为榜样,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有变革的活力,给读者奉献出新的更优质的小说作品。

  孔阳嘱我在读过这部小说稿后,写几句话,于是有了上面的感想,作为读后感吧。









作者简介


  孔阳,生于安庆,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做过社科研究、文学编辑、大学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文学创作,出版和发表中长篇小说三百五十万字。作品多次获安徽省政府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