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徽作家网  |  设为首页
安徽作家网

安徽省作协主办

新书发布 | 作家水玉兰散文集《阳台上的月亮》出版

发布时间:2022-06-07  来源:安徽作家网  作者:安徽作家网

  日前,作家水玉兰散文集《阳台上的月亮》由团结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作品简介

  《阳台上的月亮》,是作者从曾经发表在期刊杂志的作品中精心甄选、汇集而成的一部作品集。全书分四个章节,包括四季流年、世间之爱、岁月流沙、边走边记等四大人生主题。全书40余篇,横跨作者十余年创作历程,是一部有关人生的抒情散文集。






作品欣赏



阳台上的月亮



水玉兰



  入秋的夜晚,坐在阳台上,仰望头顶上的一轮满月,蓦然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记得青葱年少时,总觉得日子过得白开水一般平淡,便想从文字里寻找寄托。读诗,特别喜欢有亮的诗句,空灵、忧伤、落寂,充满理想主义情怀,带给人无限的想象力,也非常契合当年“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心境。

  转眼半世光阴过去,曾经喜欢的诗词早有些模糊,还能记下的,也是没了感觉。唯有苏轼的《水调歌头》,每次吟诵,还是会引发一阵恍惚。今夕何夕啊,当年躺在竹床上缠着大人讲故事,流着涎水,巴望着月宫里掉下来桂花糕的女孩,不知不觉,已是人到中年。世间滋味一一尝过,一颗心,在尘世间兜兜转转,起伏跌宕。回头望,一直陪伴在身边的月亮,还是童年时的月亮,还是新崭崭的月亮啊。望着亘古如一的月亮,感觉人是何其渺小、脆弱。一颗心,瞬间有了惶恐;一颗心,莫名变得柔软起来,不安起来。想着这么多年,有没有好好爱惜自己,珍惜家人,珍惜这琐碎日子里流逝的每一分、每一秒。

  在一年四季中,最爱秋天的月亮,皎洁,明澈、温柔,最是善解人意。秋天的风呢,倒有点像走东串西闲不住的顽皮孩子,一路疯跑着,把广场欢快的舞曲声、桂花的香气一股脑传递过来,刚要留意,又打着旋儿躲开。在这灯火璀璨的城市夜晚,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记挂着天上有个月亮,守望她,像守护一颗初心。

  我坐在阳台上看月亮,月亮静静地看着我,静静地看着世间的繁华和热闹,静静地享受亘古不变的孤独寂寞。其实,人何尝不是孤独的,有着和月亮一样寂寞时光。只是月亮耐得住寂寞,人却不能,或者很难做到。日月万古如一,人只是沧海一粟。人的生命有限,要做的事太多太多。人生下来就担负着责任。为父母、为家人、为朋友,尽自己应尽的责任。每日里为生计奔波,为梦想奋斗,为名利折腰。有人在这世上,忙忙碌碌,累并乐着,不辞辛苦;也有人身心俱疲,想超脱这世俗生活,但终究还是顾虑“高处不胜寒”,宁愿在人间“起舞弄清影”。羽化成仙只是一时的美好梦想、一个浪漫的憧憬,其实不管怎么想,谁不留恋这有滋有味、有苦有乐的人间烟火。不光是有情人“只羡鸳鸯不羡仙”,不是也有许多天上的仙子,羡慕这凡人的生活,偷偷下凡到人间吗?虽然只是传说中的故事,但也表达了芸芸众生的一种情感。月光下的人纵是渺小如沧海一粟,却也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过着鲜活的、真切的人生。我想脚踏地上的感觉才是最安稳、最幸福的感觉。

  在这平凡的世间,我热爱我所拥有的生活,在春光明媚的日子,看孩子们一路奔跑放飞手中的纸鸢;在落雨时分,听雨打窗棂声;在璀璨繁华的夜晚,选择一个人享受月光。每日为一些小事欢喜着、烦恼着、感动着……

  月圆月缺,苦乐人间。





 听 雨



  早晨上班,路面湿漉漉的干净,昨夜又下雨了。对着空气深嗅几口。春天的雨真像一位腼腆少女,悄无声息地来,悄无声息地去。即使突然撞上,也不至让人狼狈。春雨柔情,不会像夏雨、秋雨那样性子急,雨点大;也不似冬雨,冰凉彻骨,让人难以招架。

  雨天里,我有时嫌麻烦,拎着伞在雨中走。我是把自己当作植物了,借春雨焕然一新。人有时候,是不是该向植物学习。像柳树那样,柔中见骨;像银杏和梧桐那样,不负美丽不负使命。在我认识的不多的植物中,有许多植物身上的优点,值得一辈子去学。她们不管身处环境怎么恶劣,只需一场春雨的滋润,既能焕然一新,从头开始。

  最爱一夜春雨后,天地清亮,万物萌发。小区里,被雨水滋润一夜的花朵,更显娇艳欲滴;许多植物发出来的嫩叶,包括路边新破土的草尖,都凝着一层油亮亮的翠光,透着勃勃生机,让人看一眼,神清目明。春雨,简直就是春天的催生剂。唐人韦庄描写春雨:“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 每次读到“新”字,都是别有意味。春天的美,美就美在“新”上。世上许多“新”事物都要比“旧”的好。初生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拼命拱出泥土的小草;初绽枝头的花蕾;屋檐下,挣破蛋壳雏燕的第一声唧啾。这世间所有的新,无不带着希望的底色,透着世间的温度和洁净,让人心生震撼,又充满柔情。

  母亲在世时,养成多年听天气预报的习惯。每年的第一场春雨到来,能让她跟个孩子似的欢欣。“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这是母亲常挂嘴边的口头禅。服侍过庄稼的母亲,即使离开乡村多年,对二十四节气的演变,依旧充满虔诚。对于春雨的渴盼,依旧充满热爱。

  受母亲影响,我很小的时候,就爱观察春雨下的植物生长。

  人至中年,又多了一项爱好,临窗听雨。春雨沙沙地下,就像挂钟里的秒针,不疾不徐地走,从容宁静,听得人心特别安宁。有时听着,听着,听出来自心底深处的一种声音,这声音好像也被春雨染成了绿色。隔着朦胧雨帘,小区里谢了的桃花,谢了的梨花,谢了的玉兰,已然长出翡翠般的嫩叶。满山遍野的油菜花,满园的海棠、杜鹃和栀子花,走在绽放或正在绽放的路上。春雨,还在一场接着一场下,春天的花事,浩浩荡荡,一场接着一场到来。她们是约好了的,要把春天装扮成一个繁花似锦的世界。

  到了傍晚,如果雨水还没止住,是再惬意不过的事。给自己重新沏一杯绿茶吧,绿茶尤其适合雨天空冥干净的背景。茶香袅袅,继续听雨水敲打窗台的声音,沙沙,沙沙,有时这雨声,跟不远处传来的一位母亲哼给怀中婴儿的催眠曲融到一起,只听得整个人都呆住了。当然,雨天里选择读书写字,也是极好的一件事,在雨水的淅沥声中,心境,特别容易沉入到书中世界,穿越古今,与书中的人物同悲同喜,同忧同乐。如果实在是什么都不想去做,就什么都不做,只静静地听雨,只要心静,能听出无数曲美妙旋律。

  春天的夜晚,我经常开着半扇窗睡。氤氲的水汽,伴随若有若无的花香送进来,极大改善我的睡眠质量。对于冬季里,还在为失眠无救苦恼的我,简直是天降幸福。奇怪人的睡眠一旦变好了,夜里做的梦也都是美好的。

  清晨,被鸟啼声吵醒,一个崭新的世界呈现眼前。春雨过后,感觉每一天都是新的,值得你去爱去发现。





作者简介



  水玉兰,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合肥市作家协会理事。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散文百家》《鸭绿江》《牡丹》等刊物发表作品五十余万字,有作品被《诗选刊》《读者》等杂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