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徽作家网  |  设为首页
安徽作家网

安徽省作协主办

“红耀江淮 薪火永继”采风作品集《喇叭花开》出版发行

发布时间:2022-09-22  来源:安徽作家网  作者:安徽作家网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文学的方式讲好安徽红色故事,2021年6月21-25日,省作协、安徽文学艺术院积极开展“红耀江淮 薪火永继”安徽作家庆祝建党百年红色主题创作采访活动,全省遴选20位创作势头强劲、创作实力突出的中青年作家参加启动仪式并接受专题培训,采风组一行先后深入宣州区、泾县、旌德、萧县、淮北等红色革命旧址,寻访红色遗迹、感受伟人情怀,提升创作境界,寻找创作灵感。后期又组织开展小说改稿会、全国知名编辑对接会,对采风作品进行点评、改稿,部分作品已在《中国作家》《天津文学》《大家》《美文》等重点期刊上推出,最终以《喇叭花开》集结成册,进一步提升了安徽作家和文学活动的影响力。




作品序言



立冬标题



红色主题,文学阐释

                        ——《喇叭花开》序言


许春樵


一个时代的文学能不能打动人心、教化灵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家与人生、与现实、与历史建立起的无缝对接、深度开掘、真相还原的实质性关系。这种关系默契而牢不可破,文学因此拥有了体面与尊严。

在安徽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每年春天的杜鹃花如期盛开,血染的旗帜已经飘扬了整整一个世纪。在建党百年之际,安徽作家们纷纷站了出来,他们走出书斋,走进皖南、皖北的革命根据地历史现场,走进为自由解放而英勇牺牲的先烈们的灵魂深处;作家们眺望着炮火纷飞的峥嵘岁月,感受着初心信仰的巨大力量,于是,一篇篇张扬红色主题的小说、散文、纪实文学陆续走上了《中国作家》《天津文学》《延河》《小说林》《美文》等文学期刊的版面,最终以《喇叭花开》为名在这本书中集合。

“红耀江淮,薪火永继”主题采风活动由安徽省文联策划,省作协、安徽文学艺术院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组织全省二十名作家,迅速开赴皖南、皖北。那是六月初夏,头顶上的阳光已很强烈。

一周的采访兴奋而辛苦。兴奋的是作家们在枪声和硝烟散尽后的土地上,要与那些逝去的历史和先烈进行精神对话;辛苦的是采风的每一天都要早出晚归连轴转,中午烈日当空,采访车在皖南山区和皖北大地上马不停蹄地赶往一个个地点,晚上回到驻地,每天都有作家累得吃不下饭,还有人中暑。

可真正的挑战不是在采风的路上,而是在提起笔的纸上。文学不是新闻、不是科研、不是考证,历史在文学中该是什么样的面貌,文学如何记录和呈现历史,这是作家们首先要面对的一个必答题。省文联、省作协在队伍出发前,专门用半天时间对参与主题采风活动的作家们进行培训。培训确立的一个基本创作目标是:红色主题,文学阐释。

也就是用文学的方式记录历史事件,探索革命内涵,还原人性真实。

“一切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是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说的。“红耀江淮,薪火永继”是此次采风活动的题材资源和主题导向,对革命理想信念的坚持与捍卫,对人性光辉的发现与讴歌,是红色主题当代性的时代要求,也是文学与历史深度融合后丰富而深刻的艺术使命。

八月流火的盛夏酷暑,初稿汇总后,肥东乡间一个荷花塘边的会议室里,红色主题创作第一次改稿会从早晨开到黄昏,整整一天,省作协对十一部中短篇小说逐一解剖,具体分析,从主题立意、小说视角、人物塑造、情节设计、细节选择、叙事调性、节奏控制、段落整合、素材剪辑等进行全方位交流、研判、讨论,找出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在取得共识后,大家进入全面修改的第二阶段,一些作品微调,一些作品大改,一些作品直接被否定,另起炉灶,重新创作。

红色主题创作是带有命题性质的创作,作家的主动性只能体现在规定题材下的想象、思考、发现与判断,这与作家平时由着性子跟着感觉走的写作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是难度,是挑战,也是考验一个作家对陌生题材的处理能力和把控水准。好在各位作家在动笔前都已经形成了创作的自觉,即用文学的方式、以人性的视角去透视和再现历史风云,再造信仰的荣光。

九月,桃花潭秋风渐起,早晚的风中已有凉意,中午的空气还是热的。“红耀江淮,薪火永继”主题创作与全国期刊对接会开得热烈而激烈。《大家》《山花》《小说月报》《天津文学》《广西文学》《芙蓉》《美文》等七家刊物主编、名编齐聚桃花潭,就第一次改稿后的小说、散文作品再次进行研判。对接会上,各家刊物主编、名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些优秀作品在对接会上脱颖而出。

于是《半条手绢》《南北》《铜锁》《我从皖南来》《骨头的记忆》《马灯及其他》《春风正料峭》等作品率先被刊物选中,其他作品再度修改后,陆续在《延河》《小说林》《天津文学》等刊物和多媒体中面世。战争与人性、革命与爱情、正义与牺牲、善良与道义在《半条手绢》《南北》这两部中篇小说里实现了扎实的表达、准确的呈现、深刻的开掘,而其他作家的小说作品,以及所有散文作品,整体上较好地完成了用文学手法阐释红色主题的任务。革命性与人性在这次红色主题作品中,是互补,也是相互成就,相得益彰:革命是为了人民的翻身、解放和幸福,人性的自由、崇高、仁爱和善良的充分实现,是对革命的最高定义和最完美的阐释。

“红耀江淮,薪火永继”主题创作活动将随着这本书的出版而画上句号。而这次主题创作活动留下的启示,将深刻影响着安徽作家创作观念的更新、调整和变革。这次主题创作的实践意义可概括为:一是如何去面对生活经验之外的写作资源,去处理丰富复杂的陌生化素材;二是如何发挥想象力和情感体验能力,还原和打开一幅全新的历史画卷;三是文学要素在红色题材创作中无差别覆盖时,深化和升华主题就是作家不可回避的责任和使命;四是专注、专心、严格、严谨的创作态度可以使得一次文学实践转化为一次文学观念的更新。

“艺无止境”,文学永远在探索的路上,红色主题创作,以组织化、规模化的强大阵容深入一线,走进现场,这是对红色历史的一次集体性致敬,也是探索文学原创高质量发展的一次形式创新。历经一年,改稿多次,所有参与这次活动的作家都悟出了一个道理:红色主题,文学阐释,是文学与历史最真诚、最准确的链接。

许多年后,未来的读者在读到《喇叭花开》时,肯定会说:这是一本有小说、散文的文学书,也是一部有温度、有情感、有灵魂的历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