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徽作家网  |  设为首页
安徽作家网

安徽省作协主办

区县光羽|谯城区作家作品小辑(二)

发布时间:2023-05-12  来源:安徽作家网  作者:安徽作家网



作品欣赏





满地鸡雏春趣浓

李运明

菜花金黄、蝴蝶双飞的时节,家里的那只母鸡抱窝了。以往下了蛋,它都要咯嗒咯嗒地叫个不停,然后飞下窝绅士般的往屋门前踱去向母亲请赏。这时,母亲就抓一把粮食撒过去犒赏它,它一边吃,往往还一边叫,待到嘴里噙满了粮食,再也呜噜不出声音来,才埋下头啄个不停。那天,太阳偏西了,还没听到母鸡的叫声,也没见到母鸡来要食吃,母亲很奇怪,往鸡窝里一看,只见母鸡安闲地卧在窝里。母亲就知道母鸡要抱窝了。母亲收拾好一个红色大陶盆,在里面垫了一层麦草,麦草上面铺了一层鸡蛋,然后把母鸡挪进盆里,再把盆罩住,母鸡就安心地抱起了窝。

鸡鸡鸡,二十一。算着小鸡要出壳了,母亲特别留心起来。一天,忽然听见鸡窝里传出“唧唧”的声响,母亲脸上露出了笑容。中午,给母鸡喂食饮水的时候,母亲把母鸡捧出窝来,窝里已经有了两只毛茸茸的小鸡雏,还有一只蛋壳已经破了个洞,从里面伸出小鸡雏的头来,小鸡雏好奇地看了一眼这个光亮的世界,开始用嫩黄的小嘴一下一下啄起周围的蛋壳来。小鸡雏把洞啄大了,用力一挣,就钻出了壳,然后高兴地叫了两声。母鸡听见了,停下啄食,看了看小鸡雏,直到看到小鸡雏安然无事,才又开始啄起食来。

小鸡雏陆陆续续地出了壳,不几天就全都出来了。这时,母鸡完成了孵蛋的任务,也不再赖在窝里,每天领着一群小鸡雏在院子里东溜西逛。小鸡雏们跟在母鸡后面,像一群小绒球一样在院子里滚动,让人忍不住要捉住一只,捧在掌心里把玩。掌心里的小鸡雏轻柔得似乎一喘大气就要被吹跑似的,细嫩的小爪踩在掌心里让人酥酥的痒。但是小鸡雏却很紧张,不由得要惊叫几声,母鸡听见了,连忙回过头来,无可奈何地看着你,直到你把小鸡雏放开。被放开的小鸡雏像受委屈的孩子一样,趔趔趄趄地扑向母鸡的怀抱,母鸡连忙张开翅膀,把小鸡雏掩护在翅膀下面。

要喂食了,喂小鸡雏要喂一些细碎的小米。小米撒开来,就把小鸡雏吓得东躲西藏,有的不小心,不是自己摔了个跟头,就是把邻近的小鸡雏撞得东倒西歪。撒米结束,小鸡雏惊魂安定了,母鸡先示范似的啄几下米,小鸡雏就学着啄几下,然后就自己有一下没一下地啄起来。树枝上的麻雀看见了,也要飞下来争食,它刚落地,母鸡拍打两下翅膀把它赶走了。一旁的大公鸡要过来,母鸡也不答应,它咯哒一声,大公鸡瞅了瞅母鸡耸起的鸡冠,就停下了抬起的脚步。

小鸡雏在院子里滚来滚去,滚着滚着就像线团一般一天天大了起来。小鸡雏大了,就不怕人了,看见人就会唧唧地叫着一齐滚扑过来,追随着人的脚步滚动着,让人迈不开脚步。如果你弯下腰去驱赶它们,它们还会以为你要喂它,一只只仰着头盯着你叫个不停。母鸡累了,就向阳卧倒在沙土窝里,小鸡雏们连忙簇拥过来,往母鸡的翅膀下钻,有调皮的则张开稚嫩的翅膀爬山般的往母鸡身上爬,一个不小心,轱辘一下就滚了下来,还娇情得唧唧叫几声。这时候的小鸡雏已经开始自己学着觅食,有时候一朵柳绵或者槐花落下来,它们先是吓得一愣,接着怯怯地走近去,尝试着勇敢地去啄一下,发现不是什么吃的,才继续向前滚动。

不知不觉中已是绿荫匝地,小鸡雏越滚越大了,膀尖上的绒毛渐渐地退去,硬硬的羽毛开始长出来,好像青春期的孩子一样,小鸡们不再一天到晚跟在母鸡后面,开始撇开母鸡独自跑出院子活动,母鸡也不再整天盯着小鸡了。母亲已经重新为母鸡搭好了鸡窝,它又飞进窝里,咯哒咯哒地下起蛋来。没有了小鸡雏滚动的院子,渐渐地了无生趣起来!



暮春里的那片芍红

张兰兰

你来,或是不来,她就在那里,不离不弃,不悲不喜。她,就是药都暮春里的那片芍红。

人间四月芳菲尽。暮春的一场2022亳州芍花养生文化旅游系列直播活动,把亳药花海休闲观光大世界装点的缤纷绚丽、如临仙境。那场点击率突破百万的直播节目邀请全国的网友“线上”看节目、赏风景、品人文、话发展,把亳州这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医药之都”进一步推向了全国,也让全国的网友了解了文化旅游年这一亳州的特色品牌。

亳州有“三花”,芍花却是药都的名片。牡丹打头春,国色天香、阳春白雪;桐花像一串串淡紫色的风铃,悄悄地入场,绽放于树梢;唯有姗姗迟来的芍花,于暮春时节隆重登场,一团团、一簇簇,为药都涂抹出一片片鲜红的彩霞。

芍花,传承了老庄的风骨与仙气,延续了木兰的贞勇与坚韧,自信洒脱中透着婉约之柔美。你看,一朵朵含苞待放,犹如害羞的少女;再放眼远望,一片片肆意怒放,如同燃烧的红色花海。

因为芍花自古就代表着中国的爱情之花,寓意情有所钟、真诚不变,所以古人常以芍花为媒介,代以借景抒情。在我看来,柳宗元的那首《戏题阶前芍药》,真真是把芍花写的走心入神了。诗人除了不惜笔墨的白描了芍花的卓越之美以外,还独具匠心的把芍花喻为南国美人,别致地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之情:“凡卉与时谢,妍华丽兹晨。欹红醉浓露,窈窕留馀春。孤赏白日暮,暄风动摇频。夜窗蔼芳气,幽卧知相亲。愿致溱洧赠,悠悠南国人。”

在诗人看来,平常的花草都随时令的变迁而凋谢了,唯有这美丽的芍花仍在今晨开放着。那溢满露珠的鲜红花朵,如喝了甘霖醉了一般微微倾斜,美好的姿态留给了即将逝去的暮春。诗人独自欣赏着美景,不知不觉已近黄昏,温暖的春风还在频频地摇动着枝叶。最后的四句诗中,柳宗元把写景升华到抒情,用拟人的手法,把芍花“写活了”。他感觉夜幕中那股浓郁的芳香自窗外飘过来,好似与静卧的诗人来相会。诗人真想像《溱洧》诗中的少男少女一样,摘一朵芍花赠给悠悠的南国美人。

柳宗元少有大志、才华横溢。这首诗却是他被贬“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这个“闲差”时书写的。当时他的报国愿望暂时不能实现,自觉如同一朵被抛弃在荒野中的牡丹(诗中代指芍药)。他在痛苦中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初心,孜孜以求、希图进用。这首诗的结尾,虽然字面上读来是寓意着美好的爱情,但是诗人却是巧妙而委婉地表达了求索引荐的愿望,这也是全诗的主旨与点睛之笔。

说到以景托志的写作手法,怎么也绕不开曹公这位大师啊。翻开《红楼梦》,我们会在书中读到很多让读者记忆深刻的精彩片段,如黛玉葬花、共读西厢、晴雯撕扇等等,但“史湘云醉卧芍药丛”的唯美画面,想来也是《红楼梦》中最美丽的场景之一吧。一副美人酣睡图,将史湘云天真娇憨的少女感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红楼梦》第62回描述到:“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磴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蜜蜂蝴蝶闹嚷嚷的围着;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莫非湘云是芍花的化身?如果这样理解那就错了,海棠花才是真正比喻史湘云的花。第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众人掣花签,湘云抽到的是题字为“香梦沉酣”的海棠花签。海棠有“睡美人”之誉,联想到湘云醉卧芍药丛的画面,曹公如此来比喻“喝醉酒的湘云,枕着芍药花在凉石头上香梦沉酣也不会生病”。这样的神来之笔,不仅表达了醉卧的湘云英气豪爽的个性,也了体现她如旖旎春光般的自然心性。

我身边也有这样一位自带英气的女性,她就是华佗五禽戏第59代传承人、“中国非遗形象大使”,把中国(亳州)传统文化推向世界的华一。两年前,当身着一袭奥黛的她打开我办公室房门的时候,迎面扑来一阵自信豪迈之风,举手投足间又流露出和煦幽香,那气质堪比当代花木兰。听了她的故事,我毫不犹豫的将她写进了《我的女朋友》系列,并为她命名为“芍花”。

“千年药都 醉美花海”。单看一株芍花,如同红云裁剪雕刻而成的琉璃佳品;放眼一片芍花海,那便是一片如星星之火一般可以燎原的赤霞。纯净的蓝天下,成千上万朵芍花装点着亳州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宛如绘就了一副典雅脱俗、大气磅礴的长卷油画。

此刻,徜徉在暮春里的这片芍红之中,那一株株芍花貌似一群仙子,婀娜地抖动着红裙角随风起舞,飘飘然向我飞来。我弯下腰来细细观赏,信手拈来一株与之对谈,真真有一种“两看两不厌,唯有芍花仙”之感。



年味儿

张秀礼

过了腊八,春节的脚步就越来越近了,年味儿也越来越浓了。巷子里,哪家的孩子不时扔出一个摔炮,炸响就从或远或近的地方传进耳鼓。在氤氲的年味儿中,人们对新年的期盼也越来越浓了。远方的游子开始做着回家的准备,家里的老父母开始蒸炸煎煮忙吃的喝的,就等儿孙回家后张罗那一桌好饭。

年味儿是什么?一副春联,一挂鞭炮,一款美食,一件新衣,都是一种年味儿;返乡的旅程,新鲜的年货,压岁的新钞,祝福的话语,也都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儿。

这年味儿呀,其实是一种仪式。俗话说,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又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饭,过几天,漓漓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过年的仪式感,从过完腊八备置年货就开始了。每个家庭都尽量让年货丰盛一些,以犒劳辛苦了一年的家人。除了吃的喝的玩的,年货中还有祭品。在年前年后祭奠祖先,以示纪念,充满了仪式感。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在外的游子,辗转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千里万里往家赶,和家人团聚,也是一种仪式感。

这年味儿呀,其实是一种氛围。过年了,照例要把家里收拾一番,装饰一下,洒扫干净,用春联、福字头、中国结、红灯笼等装点出过大年的喜庆氛围,寓意着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过年要的就是一个欢乐气氛,图的就是一个热闹劲儿。这氛围在腊月里熙来攘往的集市上,在摩肩接踵的春运期,在烟熏火燎的厨房里,在家人团聚的守岁中,在欢声笑语的拜年时……

这年味儿呀,其实是一种味道。从前,车马很慢,路途很远,每逢佳节倍思亲;如今,时空缩短,诗和远方在眼前。不管时光如何流转,年味儿依旧是我们中国人乃至海外华人心中最醇厚的味道,令人神往,让人回味。说到年味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验和回忆。于我而言,年味儿就是记忆深处的烟火味儿。那是豆茬炮炸响后的硫磺味儿,那是剥开哑炮刺花时冒出的硝烟味儿,那是父亲拆撕猪头的肉香味儿,那是母亲从锅里盛出的饺子味儿,那是祭祖时燃烧的香纸蜡烛味儿,那是磕头收到压岁钱的嘚瑟味儿,那是村子上空缭绕的年的混合味儿……

这年味儿呀,其实是一种文化。现在物质丰富,吃的、喝的、穿的应有尽有,天天如过年。过大年更多的是在精神层面,是对中华传统节俗和文化的传承过程。我国是年的故乡和国度,年是一种独有的符号和象征,成为国人的集体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气质。春节期间,家国一体,举国欢庆。可以说,年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丛林,蕴藏着我们丰富的记忆单元。通过一些民俗礼仪,人们祈福纳祥;通过祭祀活动,传承家族文化;通过阖家团聚,共享人伦幸福;通过书写春联,交流翰墨祝福。这些,构成了我们独有的年文化,使民族精神得以延续,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

年味儿总有别,亲情永远不变。疫情三年,春归有期。这个春节,愿年味儿不淡,亲情更浓! 


沙漠中的一滴水

唐贵芳

水资源的匮乏之于西北,是显而易见的。

据导游说,敦煌的年降雨量是39.9毫米,而年蒸发量却高达3200毫米,如此大的落差,让人唏嘘不已。

车窗外,浩瀚无垠的戈壁滩和一些零零星星的旱生植物,都有力印证了此地水资源的极度匮乏。为了适应这严重缺水的自然环境,植物做出了最科学的进化,无论是紧贴地面抱团而生的芨芨草、骆驼刺,还是烈阳下坚韧不屈的沙枣树、罗布麻、红柳等,他们皆植株矮小而叶片敦厚,以祈最大程度的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水分贮藏。见或遇到一排不算高大但枝叶葱翠的小白杨,就会赶紧对团友说:“快看!有树!叶片还那样绿!”我想这欣喜之外,更多的或许是赞叹与期望。赞叹其顽强的生命力,期望能普降甘霖。当然,这是水的自然形态,给予生命以存在的可能,滋养万物。 

也许,水还能以别的形貌存在,给予人生以思考,浸润心灵。

在去往莫高窟的必经之路上,惊现一座颇具后现代主义的水蓝色建筑,远远望去犹如一个超大的蓝色水晶体,在辽阔荒漠的映衬下,仿若幻境显现,美轮美奂。后来才知,这建筑便是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的专属剧场,以“沙漠中的一滴水”为创意理念设计的。

那么这滴水究究竟带给我们怎么的一种体验呢?非观无以表述。

于是,手持《又见敦煌》门票,随着乌央央的人流,有序进入,一探究竟。当我们沿着平缓的坡道进入该剧场时,惯常的思维已被颠覆。平日里,我们都是迈上台阶,登堂入室,而在这里似乎所有的游客都被那浓重的黑暗施了魔法,幻化成了一滴水,又汇聚成一条溪流,顺势而下,直接汇集于大厅深处。正当我们在黑暗中摸索、遐想、期待时,音乐轰然而起,灯光骤然而亮,历史的闸门陡然打开于众人眼前:一个个鲜活的敦煌历史人物,好似从天而降,他们在你的惊讶与注目中,阔步走过大厅中间一条通体闪着白光的T台,然后分立于大厅两侧的高台之上。从汉武帝刘彻到张骞,从相夫公主到米薇、从霍去病到索靖、从玄奘到张议潮,从当地土著到异域商旅,从麻城人王道士到敦煌守护神常书鸿…..这一幕幕从人们的视线中倏忽而过,就在这一瞬间,两千多年的敦煌风云就这样一股脑儿倾泻在你眼前了,让人目不暇接。而这,才仅仅是《又见敦煌》这出鸿篇巨制的开篇而已。

当我们来到一百多年前的莫高窟时,正看到那个目光呆滞,畏畏缩缩的王道士,在和他的乡邻们商讨要不要把洞窟中林林总总的经卷帛画,搬运给那些所谓的外国探险者时,我的心被瞬间揪起,多希望他们的决定是,不搬!给多少枚银钱也不搬!讲多少段玄奘故事也不搬!然历史的事实,是无人能改变的。他们最终还是用那粗壮的大手,抓起一把把粉尘似的朱红颜料,胡乱涂抹无畏的面颊,挂着红堂堂的面色儿含羞着去做对不起老祖宗的亏心事了。

这掩耳盗铃的行为,是否如一柄柄利刃,戳痛了你的心!然我们是否想过这小小的藏经洞,不过是一面历史的铜镜,折射的不仅是王道士和那些个乡民的愚昧无知,更是当时清王朝自上而下的社会腐朽!自流浪道士王圆箓无意发现藏经洞,到斯坦因第一个来莫高窟寻宝,这中间有整整七年的时间。这七年的时间里,王道士曾数次写报告、送样品,请求上级官府保护那些文物,但都没有得到响应。他找到兰州首府叶昌炽时,叶责令藩台保管,藩台回复没有经费;找到敦煌县令王曾翰时,被告知让他自行看管;又找到肃州(今酒泉)兵备道廷栋,不但被冷言驳回,且被嘲笑藏经洞的文书还没有他廷栋写得好……今天的我们在诘问王道士时,是否更该拷问那个行将就木的封建王朝?!

转接移步,我们来到了繁花似锦的大唐。在这里我们目睹了孤夜垂泪,正执笔书信,欲托鸿雁的女子米薇,而她的夫君其时正行走在丝绸之路的某个地方;领略了大唐女子的成年之礼,那面颊的嫣红与丝竹之声,犹在耳畔,喜悦而又庄重;听到了那些虔诚出资开凿洞窟的供养人的声声慨叹。无论是和着思君泪的书信,是氤氲在面颊的绯红,还是与诸神同存于壁的供养人,无不表露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与向往。是的,这只是撷取了历史长河中的几朵浪花,但已然展示了盛唐气象,而敦煌有幸记录我们这个民族最辉煌的篇章。不仅如此,千百年来敦煌路上的声声驼铃,也昭示了中华民族包容的胸怀和文明的文化自信。

倏忽间,画风陡变。第四表演区,漠风呼啸,雪花飘散,时间被定格在公元848年。大唐最后的守护者张议潮,收复了河西,他决定向长安派遣使者,传递河西光复的消息,并寻求朝廷正规军的军事支持。然沙州和长安,相隔数千里,且途中尽是吐蕃人的势力范围,使者的行程之艰险可想而知。为了确保信息能够到达,张议潮派出了十队使者,携带十份完全相同的文书,由沙州出发,分别向十个不同的方向在沙漠中绕行东进。这是一次九死一生的悲壮出使。在东进途中,有九队人马或被吐蕃军队屠戮、或迷失方向于大漠、或病死于浩瀚的戈壁滩。只有敦煌高僧悟真一人,侥幸抵达长安。

在长安城高大的朱门前,他用惨白皲裂的嘴唇与颤抖的声音,给唐宣宗带来一个口信,“丝路通了!” 唐宣宗大喜,他没想到远在河西的汉人仅凭自己的力量与意志就可以收复失地!遂朗声高语“不!你带来的,不是一个口信!而是为大唐带来了一条大路,一条西通罗马,东连长安的大路,一条福泽天下与子孙的大路!”此时,朱门大开,所有灯盏次第燃亮,徐徐上升,迎接悟真的到来。我想,那一刻踏进朱门的不仅是高僧悟真,还有身临其境的我们。守土安邦,维护统一,我们被他们浩然凛冽的英雄豪气所感染,不由自主地流下热泪两行。

彼时,强劲的音乐戛然而止,终场落幕,那些鲜活的面容,还是没能抵挡得了历史的烟尘,消逝于漫漫黄沙中。一千年究竟有多长?不过一瞬间。当你俯下身去,捧起一把黄沙,故事就会在你的掌心里。拨开黄沙,又见敦煌。

于我看来,那强劲的旋律并不是尾声,而是新丝路的号角。那高袅的琵琶与铿锵的鼓点是历史的脚步,正激励着我们在新丝路的征程中重奏华章,那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历史光华,正照耀着我们在新丝路的征程中奋力前行。

是啊,自然之水,西北之必需,那是芨芨草存活的前提。而文化之水,则是心灵之必须,那是人类灵魂鲜活的源泉。

选自《安徽作家》2023年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