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04 来源:安徽作家网 作者:安徽作家网
作品欣赏
芝麻香
李家和
石头一直想不明白,他爹,老铁,一个1949年坐着军舰从大陆来到台湾的老兵,是如何通过层层检查,把一瓶老酒从遥远的家乡带到这个美丽小岛的。这瓶老酒在军营里陪着老铁度过二十年,又陪着老铁进了荣眷村,陪着石头出生,陪着石头长大,陪着石头结婚生子。
老铁嗜酒,这是石头打小就知道的。有一回,老铁向石头他娘炫耀。不是我吹牛啊,没有这酒,真是打不了仗。我16岁当兵,还是个半拉橛子,枪一响,听着那子弹嗖嗖地从头顶飞过去,再看着身边的弟兄倒下去,就觉得腿发软。石头他娘就在一边揶揄道,是光腿软吗?不是连裤子都尿的挺淌水吗?挺淌水是老铁家乡的土话,也就是湿淋淋的意思。没有过度惊吓,通常一个大男人的裤子尿不成这样。
老铁被揭了短处,便涨红了脸,青筋暴露出来。他声音更大了,不就那一次么,第二次咱就上了敢死队。
石头知道,老铁讲的都是实话。1938年3月老铁所在的部队奉命坚守台儿庄北门,日本鬼子用大炮炸塌城墙后,突入城内。城内守军同日寇展开了激烈的巷战。老铁就在守城的队伍中,给团长当通信员。眼看日军节节进逼,已占据了全城的三分之二。团长向师长报告,一团官兵伤亡殆尽,怎么办?师长眼睛都红了。大丈夫当死国难,人在阵地在,绝不后退。团长把身边仅剩的二十余人召集起来。只说了一句话,此地是我等葬身之地,弟兄们勿存生念。临别壮行,每人一口家乡酒。空气中都弥漫着浓浓的烧酒的香辣气息。老铁这是头一回喝这么香而有劲的酒。好像突然回到家乡,站在村头那座小小的烧酒坊里。他突然明白,父亲那个白白净净、颇有点书香气质,三里五里都称为“先生”的人为什么都喜欢喝酒了,为什么母亲那么一个生活节俭的人能容忍父亲喝酒的“毛病”了。老铁当兵时候,也是父亲思虑再三,难以决断。直到听说了许多鬼子的暴行,碗一摔,送老铁上营。酒壮英雄胆,没错。老铁脑子里闪过这句话,血脉喷张。二十多个人同样血脉喷张,扑向敌人。
这一仗取得大捷,歼灭日寇1万余人,史称“台儿庄大捷”。队伍也损失惨重,老铁所在团没了,团长没了;老铁所在的师没了,师长没了。老铁活了下来,是被老乡从死人堆里扒出来的。老铁他爹看着遍体鳞伤满身血污的儿子,默然无声,把他全身上下清理干净,再用村头小烧坊的酒给他擦拭伤口。老铁他娘泪眼婆娑,一边擦一边哭。老铁躺在自家软床上,忍着疼痛,只是觉得这酒的味道好香,身上好像也不那么疼,他晕晕乎乎地想,等伤好了,也喝一碗。
老铁的伤养好了,要回部队。他娘气得一巴掌挥过来,你这是没死急呀,捡一条命还要扔出去。老铁扑通一声跪下去,向爹娘磕了三个头,说,国之不存、何以为家,我不能看着鬼子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掠,一定要把小日本赶走。
老铁叹了口气,国难当头,是男儿理当报国。可是,儿呀,此一去,生死难料,我咋能不日日煎熬呢?老铁说,想我就喝口酒,喝酒就如见儿的面,如儿生还,定当奉酒颐养二老。
临行前,他爹给他带上一瓶酒,叮嘱说,这酒救活了你,就让他往后一直保佑你吧。从此,老铁喜欢上了喝酒,南征北战,打了不少胜仗,也经历了不少败仗。胜了,喝酒,心里快活;败了,喝酒,壮气提神。父亲给的这瓶酒始终牢牢带在身上,老铁觉得这是“护身符”。直到打跑了日本鬼子。
那年八月十五,鬼子投降了。老铁想解甲归田,像父亲一样渔樵耕读,饮酒会友。长官一瞪眼,鬼子跑了,仗没打完。一枪托砸在老铁身上。老铁觉得自己的梦完了。后来,便是一溃千里。一路行军,老铁时常想,家乡的庄稼又该成熟了,仿佛闻到了村头那座小烧坊里的酒香。1949年秋,正是秋风萧瑟的季节,老铁随着队伍来到宝岛。
石头第一次喝酒是什么时候,石头不记得了。石头娘说,是石头满周岁的时候。那天,办了生日宴。老铁打开了那瓶从家乡带来的烧酒。给来贺喜的老乡每人倒一杯,还用筷子沾了沾,塞进石头的小嘴巴。石头辣得哇哇大哭。石头娘柳眉倒竖,抡起巴掌,在老铁背上噼里啪啦结结实实一阵揍。老铁忍住痛,讪笑着对众人说,俺是想让儿子记着老家的酒味。众人不免想起各自的家乡,有的叹息、有的激昂、有的眼角挂上泪花。
老铁的那瓶酒,一直到老,都没有喝完,他喝过宝岛产的各种各样的白酒:金门高粱、玉山茅台、东引高粱、八八坑道、九龙兴、马鹰酒、扶风高粱……甚至原住民的小米酒。哪一种酒老铁都喝不出从家乡带来的那瓶酒的味道。
老铁临终的时候,指着柜头上摆放的那瓶酒(实际是半瓶),嘱咐石头,咱家是安徽蒙城的,那可是个好地方,有庄子、还有好酒,能喝出和这瓶酒一样味道的地方就是咱老家,庄头有一座小酒坊。
若干年后,石头携妻带子,千里寻根,回到家乡。那里已不是老铁口里讲过的样子。到处是耸立的高楼、宽敞的道路、成荫的绿树、盛开的花朵。石头打听来打听去,没有人知道那个叫烧酒坊的地方,更不用说老铁口中的小酒坊了。
县志办的人告诉石头,经查阅史料,那个叫烧酒坊的地方,现在叫幸福小区。那个历经百年的小酒坊没有了,烧酒的技艺却一代代传承下来,现在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石头去参观了那个传承百年烧酒技艺的公司,尝了尝公司生产的美酒,果然和老铁带到宝岛去的老酒味道一样。没错,就是这种酒,没错,这里就是家乡。
石头当场下了订单,他要让在宝岛的所有亲朋好友都好好喝一次家乡的酒。他还要告诉父亲老铁,这种酒的名字,就叫“芝麻香”。
喝一杯开怀的酒
郭伶俐
卖烧饼的时候,娟子有些惴惴不安。终于,晚上八点钟不到,娟子就把烧饼摊收了。
回到家,看见丈夫顺子坐在沙发上,手上拿着半瓶酒,正自斟自饮。后面是满墙的书架,一本本书竖在那里。屋里灯光很暗,好像只开了厨房里的灯。
顺子是县里一家私立学校的教师,爱看书。见娟子进来,他慌忙站起来,把酒藏在了背后,下意识地说:“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
娟子说:“你在喝酒?”
顺子摘下眼镜,用手轻轻地擦了擦,便又戴上说:“心里闷得慌,就喝一点。”
“要喝我陪你喝”。娟子摁亮客厅灯。
顺子一愣,说;“你可从来不喝酒,今天怎么突然想起喝酒了?”
“陪你呀!”娟子说着,就把手里拎着的几个小菜摆在了桌上,边摆边说“我刚从楼下买的。”
顺子一看,都是他最爱吃的油炸花生米、猪头肉、拌黄瓜,最重要的还有一瓶酒。
娟子坐下来,男人也迟疑着坐下了。娟子给顺子倒了一杯,也给自己倒了一杯。
看着这酒,在灯光下微微闪着光,娟子笑了,她对着男人说:“之前你说,这酒里住着快活神仙,我也想尝尝。”说完,一杯酒过了嗓,下了肚,呛了神,顺子忙去拍她的背,埋怨说:“哎呀,哪有这么喝酒的?”
娟子看着眼前的顺子:“你也喝。”
顺子便真的喝了一杯。
“我不打算干摊位了。”
“啊?”
“你不是一直反对我干吗?你一个人民教师,我却在路边摆摊,太给你丢人了。”
“我……这样说过吗?”
“你每天面对我去摆摊的表情就说明了一切。这还要说吗,我又不傻。”
顺子垂下头,半天没吱声。
“我说不干了,你咋不搭腔了?”
顺子端着杯子的手在微微抖,满杯酒被心虚吞了。他看着娟子说:“你不干是好事,不过你不要误会,我不是嫌你干摊位丢面子,只是担心你太累了,现在不干了是好事,来,干一个!”
娟子突然握住了顺子端着酒杯的手,说:“前几天我把孩子送去咱妈那儿,咱妈说你最近不上班,总在她眼前晃荡,今儿遇见老张,他说你大上午不上班,把他灌醉了,你也醉得不轻。”
顺子挠挠头,满脸尴尬。因为昨天喝酒,他对娟子解释说,是和学校的同事一起喝的。现在,他看着娟子清澈的眼睛,见隐瞒不下去了,只好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瞒你的.......”话还没说完,娟子就快步进了屋,又快步走回来,手一甩,布包着的几张银行卡放在了顺子面前。
“被学校开除了又怎么样,校长做对不起学生的事,你能仗义执言,他不喜欢,是咱辞退他呢。这几年我出摊,攒下一笔钱,也够我开了店面了,你要是想和我一起,咱们就开个夫妻店,你要是不想一起,就放心大胆地去找工作,至于工作之前算我养你。不过可不能再什么都不告诉我,生活没有过不去的坎,想喝酒就开怀的喝。来,干了。”
顺子端起酒杯,望着眼前如水一样的娟子,泪水突然涌满眼眶。
(选自《安徽作家》202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