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徽作家网  |  设为首页
安徽作家网

安徽省作协主办

新书发布|诗人张璘诗集《穹苍之下》出版发行

发布时间:2023-07-26  来源:安徽作家网  作者:安徽作家网

日前,我省诗人张璘的诗集《穹苍之下》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发行。

《穹苍之下》收录作者2019年至2022年间创作、发表和获奖的诗歌作品100余首,展现了这一时期的真实事件及心路历程。







唱尽万物苍生的悲欣交集

——张璘诗集《穹苍之下》序

李 云


当穹苍之下归入诗人的精神视野时,万物苍生的呼吸、心跳、血脉的悸动以及情感际遇,均是持悲悯之心的诗人要关注、细究和书写的。诗人要存济世兼仁之情怀,来透视和把握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俗世内部存在的悲欣交集的规律与轨迹,并用诗的形态提炼和还原事物主体真实的精神图像,让人们在读诗时有感触、有思索、有顿悟,这大概就是有抱负的诗人应该秉持的创作圭臬。诗人张璘近年来的诗歌创作,正在为实现这个目标而作孜孜不倦的努力。这可以从他的新著《穹苍之下》的百余首诗歌文本显现气象、韵致及思想中发现,他的诗歌创作应该说业已步入到“心存猛虎、细嗅蔷薇”的境界,既有大格局、大视野对人生世界的俯瞰,又有探幽溯源对事物内部的凝视和窥探。

张璘的诗歌,总体上看有斑驳苍劲、古朴厚重的底色基调;有澄明沉静、细腻入微的本真质地;有灵动多变、繁复多元的复调音响;有坚实雅正、及物抒怀的内核。

细研张璘的诗歌,我们可以发现他为了吟唱“人世间万物苍生的悲欣交集”这个主题,是从三个层面进行抒怀的。

一是从生活现场发生的可入诗的事件和事物规律中提炼而来。

张璘的诗不玩虚蹈,是在坚实内核打造上下足功夫。如爱情诗《我的爱在月河里不会随波逐流》《冻伤》《有赠》等,也有写景抒情的,如《三月》《芦花飞》《斑马线》《杏花村》,不断闪现许多惊艳的诗句:“有时候/人们记住的是盛开/有时候/人们遗忘的是飞翔”“木纹里暗藏鸟鸣”“春天却在心里又抽条了一次”。但我更喜欢他对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的书写。他写疫情方面的诗总基调是温暖向上,充满暖色调,哀而不伤,丧而不颓废,诗行里总是给人以希望和企盼。他在《见证》一诗记录着“白色的希望和生命/正进行着一场,分秒必争的赛跑”,在《面对》诗中他写“天使,面对恶魔/终究是一场鏖战”,《一粒尘埃》里他继续歌颂天使“天使的翅膀,掠过苍茫/掠过黑夜的惊慌”,以及《昨日之日》里的“储备紧缺的日子。用缜密的/网络搭建成云梯,等候春风/把封控的困顿/运送到乌有之乡”,这些诗读来让人有一种昂扬振作之感。其次,对时代之变和乡村扶贫等社会进程中大的事件进行有责任的艺术归档,表现了诗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对新事物和新变化做到了敏锐地捕捉,《玻璃栈道》中他写下了“伫立玻璃栈道上/举手,可摘星辰/躬身,亦缚苍龙”的壮丽,使我们随他的诗句进入到现代人享受现代生活的豪迈人生境界,还有新农村之变的《霭里谣》,让我们看到新山村的人和景,以及具体的景物之变,刻画出了人们的精神之丰,他让细节和情节说话,做到抒情和说理交融,使诗歌饱满而不概念化。尤其是组诗《扶贫档案》,让我看到了扶贫干部的奉献精神。农民老曹哥个体的生活变化,和张兴旺母子俩从最初不愿搬迁到在扶贫人员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后,乐意主动搬迁等故事。随着他的诗,我们看到社会巨变之下,普通个体的人生际遇和变化,可以说,这组现代诗完成并发挥了史料记录的作用,这不由让我想起《史记》和小说《山乡巨变》。

二是来自对传统文化的美学具象的当下新意识诗性重塑后的再使用。

张璘的众多诗歌具象来自古诗词里的常见物象,比如梅、荷、菊、竹、桃花,还有杏花村、蝴蝶泉、龙井茶……这些均是被《诗经》以来唐诗宋词元曲小令用滥了的物象,如何写出新意而不落窠臼,这是优秀诗人与平庸诗人一个根本区别所在。张璘迎难而上,在保留传统文化赋予这些意韵的同时,进一步开掘这些古老具象在当下人们情感里的现代表达,他用现代性的视角看待这些具象。在这本诗集中,他有十几首是写梅花的,有五首写的是荷花和残荷。在《望梅九章》里从“梅屋”“南山忆”“广陵散”到“陌上花开于子时”“鱼群”“飞蝗”,分九个层次侧面写与梅的精神所相关事理,这些从表面来看有些物象和事理与梅花没有多少联系,但仔细研究就可以看出诗人是在不同层面着力塑造梅花高洁的精神。这是诗歌的内核,如果不是这样写,那么就会自然地陷入前人经验的陷阱里,被裹挟被覆盖。再者,是张璘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地重新解析的诗意表达。他写竹林七贤,写李白等历史人物,有着新的发现和新的解构,他让一些沉寂的历史重新鲜活起来。我喜欢《竹林七贤·酒殇》,你看,他写嵇康“每根琴音,扩展了心胸/撑高了天空/唯余音,在天地间/跌进绝响”,他写阮籍“饮酒两斗,吐血三升/不看任何人脸色/握一枚白棋,仰望星空/哪怕途穷,也要与黑对弈”等,用白描手法,勾勒其人生轨迹和人生价值所在。包括他写的《兵马俑》《陶罐》等,都是以古喻今,升华其在当下的现代主题意义。此外,他擅长在从古取物抒情时,进行有机改造,比如改造古词牌写今天的诗,歌咏今天的家乡宿州,改古词牌《八声甘州》为《八声宿州》,还有《西瓜帖》化源于书法的碑帖等。像《捉妖者》就是从志怪小说《聊斋志异》里“淘宝”而来的。

三是在思考中让自己的诗歌有了深邃和机智的因子。

好的诗人或作家最根本的要素就是要学会独立思考,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能有重量。从《穹苍之下》文本来看,张璘是严肃的有思想的诗人,是一位有独立思考的诗人。

思考生命与死亡的终极意义。比如《一粒尘埃》《笼中虎》《孤影下》《残荷》这些作品,尤其是他写的《命运》“动词后面,一尾鱼衔住一枚问号/命运皆有原由/大起和大落,有时有形,有时无形/时光的云烟里,光秃秃的钓竿/支撑一方河山”写出了命运的无常和不可知不可控的属性,也写出了命运之空和虚无的哲学性与宗教性。

思考人生本体的意义。《撑伞人》《出浴者》《垂钓者》《奔跑者》均是写人缘何活着的哲学意义。他在《尘世间》一诗中写道:“我的日出给落日/埋下伏笔/我的黑夜和星辰/才会如此跌宕起伏/在我暮年时也不曾拒绝/开疆拓宇”,我们看到作者对人活着就要面对厄运,就要奋斗不止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是向上的,积极的。《浮与沉》中“我轻轻睁开眼睛,又静静闭上眼睛/来世离我很近,今生离我很远”,又从另一侧面告诉我们,个体人的生命体在宇宙间的存在该持有的悲欣交集的淡然和豁达乐观的态度。

当然,张璘对当下社会一些现象和问题也在思考后以诗的形式进行了批评和指责,比如他对有人提议要取消传统年夜饭进行批评,并可以看到诗家的忧患意识跃然纸上。“我凝视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水饺/竟然长久地,不能下咽”。其实《倒立》一诗也是一个视觉重置——倒立看待人生真相,他的倒立视觉里“一群比神明/还要庸碌的人/正把双脚埋入虚空/手里颤巍巍地/托举着一颗/信仰或是朝拜的星辰”,这种先锋意识的表述,让我们读到变型后社会另一面的精神存在,同时也是我们当下信仰存在的曲折反映。其实,这样的触及灵魂和心灵、昭示一种方向、提出一种精神上可能的诗,应该是好诗,或是隽永深邃之诗。

张璘还有一些有趣的诗作,我是很爱把玩的。比如他用儿童视角写的《石头剪刀布》《杠子老虎》《烤红薯》《打陀螺》,既充满了童趣,又从这些童事体验展示中使我们体会到一种久违的亲切感。他写得机智,有些看似简单,说的是童真趣事,其实却有着多向复指的意韵。这里摘一首《杠子老虎》,作为本文的结尾。


我说杠子你说虎

我说老虎你说鸡

我说鸡你说虫

我说虫你说杠子

你绕过我的坎

我越过你的河

生活这杯酒啊,围着日月

在盈亏之间推杯换盏

——《杠子老虎》 







作品欣赏




当我再一次写到寂静 


一片落叶乘于一片落叶,等于

无数片落叶中间,穿进来的一场雨。

钻天杨的叶片落下来,砸向空旷

萧萧声,窜到杂乱的墓地。

坟头边的荒草,像极了里面的白骨

忽然也摇晃着耷拉的脑袋。


树林中泛起的鸟鸣声,

诉说着某种事与物,之间的联系

是静是动?在此之前,

更多的落叶乘于落叶,等于

一阵风里,不断咳嗽的冬天

那个木纳的,枝条一样的人,

正从一辆三轮车上面,

卸下一生的清贫。  


有赠 


淮北的梅花早已落尽,

梅,我依然流落至今,

依然清贫如洗。


家乡的桃花开了吗?

心仪的房子买了吗?

你是否还会一个人,独自去田野里

折一根素未谋面的草。


 梅,我们的故事消弭殆尽

轨迹也形同陌路

虽然没有离散,却也不再相逢。

不知道月明夜深,

你是否,还会想到那个

怀揣星星的人? 


漠上行


马蹄踩过结冰的枯草

芦花也沾染上一些水墨。西风里,

舞动起驰骋的长鞭

天有三分暗,

雕要一声鸣。

一弯腰,古城边上的月亮

长成了一截挂满荆棘的墙。


 车窗外,有沉沙的铁戈

有梦里听到过的

一声声号角。

那匹经过宋词走失的白马,

恍惚间又回到了来处,

正从残破的梦乡

驮回几亩空茫,

和漫天的风雪。


抵达黑夜的


鸟群掠过村舍

树影拨离出婆娑

当无边昏暗泉涌

你一个人走在路上,会不会

因虚构辽阔心生颤抖


而黑夜,只是一种静物

镶在时间之中,在被忽略的

某一处,正是踉跄过的陷阱


只因心怀悲悯,大雪

覆盖了黑夜的万物

只因,需要辨识和辨别


在即将消失的刹那

我们拼命摇落这一地的白


与鸟鸣相遇


从一片空阔的雪地

来来回回

勾出天色和晚影

窗户与酒相互对应

二月经寒风中

跌下来,砸乱一地梅骨


站在花瓣中间的女人,

是柔软的

指尖缠绕过一寸流水

这时节,蝴蝶欲动

蝴蝶是一枚浅色发卡


正好绾住一缕春风

远山如黛,她的眼中

充满清澈。此时

在梅落的瞬间,她的目光

和穿透遐想的鸟鸣相遇


倒立


假设我们,这匆遽的一生

都需要完成,一次必须的倒立

假设,我们把时间和位置

都挑选在光滑的南极

假设有神明,置身世外

恰好悠闲路过,并向下凝视


你猜他,是否,会惊骇发现

一群比神明

还要庸碌的人

正把双脚埋入虚空

手里颤巍巍地

托举着一颗

信仰或是朝拜的星辰





作者简介




张璘,汉族,20世纪70年代初生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大营镇张楼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理事,宿州市作家协会党支部书记、副主席,鲁迅文学院作家研修班学员。现为埇桥区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编辑。诗歌先后在《诗刊》《中国作家》《安徽文学》《诗歌月刊》《星星》《诗选刊》等刊物发表,斩获多次征文大奖并入选多种诗歌年选。出版《玫瑰之伤》《灵魂之羽》《水莲花》等8部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