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徽作家网  |  设为首页
安徽作家网

安徽省作协主办

2022年新会员作品集《新绿》出版

发布时间:2023-10-25  来源:安徽作家网  作者:安徽作家网




为更好地服务全省作协会员,在省文联的指导下,省作协每年编辑出版一本上年度新入会会员优秀作品集。日前,2022年度新入会会员作品集《新绿》已由团结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省作协近日已将《新绿》快递到各市作协,请入选会员到各市作协(文联)处领取,省直会员直接到省作协领取,每位作者免费领取2本。






封面









目录




散文


栽油菜 / 曾照元 002

三月的约定 / 陈玉兴 004

曾为牧童 / 程志红 007

黄山廿六分钟 / 戴骅骅 010

霍山石斛的 “前世今生” / 戴 星 012

丹湖悠悠颂古今 / 董本良 015

红草情思 / 方传江 018

苏轼 《枯木怪石图》 名画赏析 / 冯 亚 022

诗城往事 / 傅太华 026

水上铙钹 / 高方明 029

走访老友养蜂通 / 何松涛 033

在狮山, 那些与水有关的故事 / 洪叶高 037

故乡情深 / 胡晓延 040

“南水北调” 话美育 / 黄发科 043

异乡山川 / 黄赵涵 046

徽道村, 古徽道 / 江 凌 049

走出后庙村 / 江 锐 051

春天里的清欢 / 孔 静 054

烟雨金汤 / 乐华丽 058

秋日情思 / 李 解 060

路灯光里的小村庄 / 李应登 062

满山兰花茶碧, 一汪龙池水柔

———庐江: 茶与水邂逅一方的秘境 / 李永龙 065

山晓晴川伴晚秋 / 刘东升 068

老屋的记忆 / 刘菲菲 070

水 / 刘光兵 072

与花事 / 刘慧新 076

紫槐花开 / 鲁 庆 080

远 山 / 牟国栋 082

蝶变的乡村 / 聂 浩 086

自然的韵律 / 潘成奎 088

梅城尽染梅花香 / 潘 艺 091

龙眠的秀丽山水 / 彭旵生 094

黄梅依旧飘香 / 秦秀文 096

喜欢无为需要理由吗? / 沈筱琴 098

桃花三诺 / 石 杰 101

银池地 / 石晓龙 104

七月的芭茅花 / 舒铭华 107

剪破东风第一花 / 陶善才 110

浅 春 / 田再联 114

悠悠汴河 / 童 心 117

芦家庙漫思 / 汪春杰 121

宿州有条河 / 汪德兰 123

书房变迁喜迎新 / 汪乐玲 126

童趣悠悠 / 汪志良 129

敬畏婚姻 / 王 芳 132

青春的翅膀 / 王光实 135

一条大河波浪宽 / 王 红 138

乌白菜的相守 / 王建业 142

花 事 / 王 玲 145

三和萃 / 魏海霞 149

种春园 / 吴卫华 152

遇 见 / 吴蔚芳 157

棉花洁白如雪 / 吴中伟 161

少年岁月不言愁 / 伍传平 164

在北浴, 红色振翅飞来 / 肖丁丁 167

山高水长怀斯人

———缅怀徐继达先生 / 徐 赟 169

又见宣城梅花遍地开 / 徐开春 172

父 亲 / 许格巧 175

箪食之乐 / 闫 琳 179

那年那月那些事 / 杨晓培 183

戏神之乡冶塘湖 / 杨孝桂 186

父亲的出诊箱 / 杨心怡 190

秋之念 / 姚春华 193

一枚羽毛的重量 / 姚尚平 196

清明与姥姥 / 营士田 199

轻轨至我家 / 余 韵 201

一城桂香一城秋 / 袁曙霞 205

隐贤之地静悄悄 / 袁振华 208

陶辛, 拔节在夏日的荷韵里 / 张承斌 211

天桥有棵老槐树 / 张春生 214

穿行在春天的油画里 / 张春霞 218

送你一朵小红花 / 张惠质 222

最美不过夕阳红 / 张继炳 225

西淝河, 亲亲的故乡 / 张 力 228

嬗变与希望 / 张勤丰 231

鸟鸣间 / 张 昕 234

清风包河 / 赵俊超 237

母校如画 / 周 品 241

同学老贺 / 周 勇 244

归乡老兵 / 周玉春 247

春天的香荠菜 / 朱明阳 250

遗落人间的天使 / 朱小梅 253

左倚水墨 右临丹青 / 朱迎兵 256


诗歌


太阳, 玩具和故乡 / 曹 韵 260

春 分 / 陈具慧 262

崭新的薛家洼生态园 / 陈晓莉 263

梦魇马 / 方 姣 264

片刻之美 / 邓 琍 265

安徽人物小记一组 (组诗) / 董思宇 266

在午后读一畈翠绿的诗,

佐以燥热的蝉鸣 (组诗选三) / 范方来 267

我喜欢 / 谷万华 269

秋浦河之夜 / 官春强 271

雪 鬃 / 何 伟 273

开山者 (散文诗)

———献给老一代铜陵有色建设者 / 黄国智 274

在未名路 想起你们 / 黄海清 276

王影怀烈士姓名考 / 黄宏宇 278

春风浩荡 / 季 敏 280

启 航 / 蒋炳峰 282

三河古镇遐想 / 王大伟 284

梅 山 / 李园园 286

春天的依恋 / 梁春波 287

巢湖, 月光散落的故乡 (组诗) / 廖 江 288

出 发 / 刘 飞 290

春天, 在煤壁上写诗 / 刘怀彬 291

新村庄写意 (组诗选二) / 刘楚人 293

此身如一 / 刘雪风 295

月 亮 (组诗选三) / 欧阳健子 297

远 方 / 裴文兵 299

汛情雨声 / 裘新江 301

青草和钥匙 (外一首) / 陈国荣 302

今夜, 我披着月光回到故乡的一座村庄 (组诗选三)/ 摸 黑 304

盛世沃土桃花开 / 王 锋 306

傍晚, 风过稻堆 / 夏元璋 308

一辈子, 在长江上走了个来回 / 肖雪涛 309

试描述一种紧张 / 闫 今 311

故乡, 请让我温柔以待 (组诗选三) / 音 岚 312

鱼 / 余雨声 315

冬日暖阳 / 张传兵 317

春游植物园 / 周锦玉 318












新绿

      春天的标志是新绿。
      新绿跋山涉水而来, 流经有形的河流、 无形的风, 流经沧桑的根须, 流经疼痛而狂欢的经脉。 如果你理解每一个芽苞都是一个伤口, 或许你就能明白, 每一个新绿的源头, 都曾经是一次心痛。
      如果你能凝神谛视, 你一定会认同我关于新绿的神性远大于物质性的判断。 它们一定来自生生不息的生命渴望: 对于爱, 对于真, 对于美。 它们最初只是一念, 刹那间的, 电光火石, 白驹过隙, 稍纵即逝的火焰。 捕捉它, 锁定它, 以天赋的痴情, 和深夜的寂寞, 把它们从意念的虚无之地引领到心上, 予其色彩, 以心力为它画像,让它拱破暗黑的树皮, 看见光, 也被光看见, 经受犹自凛冽的春寒, 逐渐茁壮, 笑对春风。
      新绿是一声啼哭。 所有的芽蕾, 必着经宿不干的露水。
      新绿是一盏烛火。 所有的芽蕾, 必赋摇曳不定的灯形。
      新绿是一只飞鸟。 所有的芽蕾, 必作临高欲飞的姿态。
      新绿终将绽开, 如心, 如扇, 如羽。 终将舒展, 在风中摇曳生命的欢愉。 终将昂扬, 摩挲辽远的天空和路过的云朵。 予时间以鲜活, 予空间以气息, 予人间以生生不息的希望、 祝福和祈盼。
      书名 《新绿》 , 因为理解, 因为懂得, 因为惺惺相惜, 因为骄傲。 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朵新绿, 都是一声啼哭, 都是一盏烛火, 都是一只飞鸟。 每一朵新绿, 都带着生命的温度, 都藏着万水千山, 都是以心为滤器, 重塑的更真更无遮蔽的小小世界, 都是从内部打开铺平能看得见心灵褶皱的自己。 它们可能稚嫩, 但却真诚; 它们可能平凡, 但已竭尽全力; 它们可能拙朴, 但却是真实的自己。 我们是世上最幸福最骄傲的枝丫, 因为它们是世上最美好的新绿。
      书分散文、 诗歌二辑。 本书延续了以往的传统, 依然以散文为主。 在散文中, “乡土” 依然是最主要的题材。 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 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 乡土依然是书写的土壤和记忆的渊薮。在轰轰烈烈的城镇化中, 在不可逆转的工业化数字化的进程里, 在资讯海量喷薄里, 在宏大叙事中, 这样的回眸尤有意义。 它们才是石山里的土壤和花香, 是大树上的枝叶和鸟鸣, 是宏阔天宇中的云彩和风筝, 是长河大海里的逆流顺流的鱼类和帆影, 是恐龙骨架外的皮肉毛发。 它们具体鲜活了历史, 它们让那些故人故地故事, 不被世俗的空气氧化, 沧海桑田之后, 依然言笑晏晏, 依然春去春来,人来人往。
      写作是梳理回忆。 在这里, 曾照元对栽油菜娓娓道来; 程志红笑谈曾为牧童的往事; 汪志良细说童年的游戏; 石晓龙的银池地惝恍迷离; 高方明悲痛回忆早已消失在云水间的水上铙钹, 将那悠远的回响洒在我们的心上; 在 《路灯光里的小村庄》 里, 李应登淡淡写道: “老奶奶走了之后, 土坯房塌了, 土坯子经过日晒雨淋, 又变成了泥土, 种上了蔬菜和庄稼, 仿佛这里从来没有人住过。 走过去,看着路灯的灯光无声无息地照着这一小片土地。 蔬菜和庄稼在这里无声无息地生长着, 又无声无息地被人收割, 离开这个世界。 一切在这里无声无息地发生着, 让人不知不觉。” 有多少无声无息的人、事、 物在无声无息中离开?书写是以心为灯, 将往事照彻。
      写作是深度审美。 孔静细数春天里的清欢: 种花, 做菜, 和亲人在一起, 因而感觉 “春天里, 有色, 有味, 有爱, 又有情, 处处都是清欢, 都有小小而确定的幸福, 让人感觉欢喜, 满足”。 王玲细数 《花事》: 或暗香之梅, 或欲燃榴火, 或茉莉栀子, 清丽的语言, 深沉的怀念, 以我观物, 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信然。 张昕闭目聆听,在寻常鸟鸣间, 听见往事, 听见自然, 并采撷成篇, 告诉我们: “香樟树的树冠随风翻动, 像鼓起的巨大风帆。 黝黑的树干上, 几只鸟张开翅膀, 又不知去向了。 雪落, 鸟不惊, 无人在意一声鸟鸣”, 你听见了吗?而闫琳则以最细腻的心思, 最烂漫的情怀, 为我们讲述箪食之乐。
      且先看雁菇之汤: “肉脂之香混合着山野泥土林叶之香, 碗里的汤醇厚天成, 如同一个狂野的少年驯服了的一匹烈马, 喷射着腾腾的汗气, 温顺地立在眼前, 幻化成眼前的这碗汤。” 再看火腿之汤:“喝酒的人喝到好酒, 会说, 一线喉!酒到哪烧到哪。 此刻我也想说, 好的汤, 也是一线喉啊。 烈酒以烈出击, 醇汤以醇醉人, 各有各的摄魂法术。” 就是那么简单的食物啊, 审美的到处, 便有美, 便有 “道”, 因此她说: “若能于一箪食一瓢饮中享受静气, 便可在万千压力的现代化进程机器中, 持有一份不紧不慢的超然, 徐徐而行,踏歌而行。” 因此她悟: “对食物的怠慢会让我们的味觉退化, 丧失对美味的感知。 如同对真挚情感的亵渎会让我们失去所爱, 丧失对爱与被爱的感知。 对山水花朵云雾冰雪的忽略, 会在我们的疾行和抱怨中, 让我们的心变得坚硬而无趣, 失去了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美妙的感知……”
     

写作是载道抒情。 徐赟在 《山高水长怀斯人》, 载尊师重教之道; 许格巧在 《父亲》 中, 抒追远怀念之情; 杨晓培怀念那年那月那些事时, 载人间沧桑之道; 张春生注目天桥那棵老槐树, 抒感恩不忘之情; 赵俊超写包河清风, 载清廉不染之道; 牟国栋遥望远山,天空澄澈如洗, 有卷卷白云从远方逶迤而来, 而老去的母亲, 正倚窗遥遥挥手。

有人说, 写作便是记录时代。 戴星告诉你霍山石斛的 “前世今生”; 黄发科为你解读南水北调的大叙事如何连接孩子的美育; 听余韵炫耀 “轻轨至我家”, 看沈筱琴霸气喝问: “喜欢无为需要理由吗?” 魏海霞告诉你大学生就业有芬芳的方式; 潘艺以细腻深情的笔触, 由小及大, 由表象到审美, 由个人到社会, 由物质到精神, 由文化到时代, 写尽梅城, 尽染梅香。

写作是去蔽存真。 生命是什么?九五后的夏元璋为我们拨开芜杂, 剥去层层包裹, 告诉我们: “没过脚踝的泥土不愿放弃每一次/翻新的机会, 雪或者水的覆盖在季节/ 更迭的时候生长/ 那些随风飘荡的稻谷同我的头发一样/ 都是一个个脚踝里生长的孩子/ 又在某一刻静静地回到土中。” 对于时间的流逝、 虚妄或真实, 陈国荣用一帧帧画面呈现它令人心动的美和忧伤: “遥遥地望着, 一条归心绕不开的红旗南路/ 每踏近一步, 就能听到那一把钥匙转动一次/当母亲喊一声我的乳名传入耳中/ 向着无限, 在想象之外/ 一转身, ‘一匹马在我长长的影子里吃草’ ”。 如此, 焉能不善待生命里的遇见?

时值初夏, 树头新绿已成荫, 葳蕤深秀, 片片都折射阳光如镜。枝头上的新绿会长大, 会枯萎, 会进入轮回; 文字的新绿出自心,初心不改, 山高水长。 绿的新, 绿的嫩, 绿的敏感, 永远敏感于风,敏感于阳光, 敏感于风吹草动里的光影和万物的悲喜欢欣, 永远感动, 永远感恩, 永远爱生命, 爱生活, 永远饱含泪水。

永远做一个小小的新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