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徽作家网  |  设为首页
安徽作家网

安徽省作协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协信息  >   陈兴玲:面对花窗

陈兴玲:面对花窗

发布时间:2024-03-27  来源:安徽作家网  作者:安徽作家网

面对花窗

陈兴玲



《花窗》这部书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各大媒体都在争向报道,报道其书其人。


洪振秋老师是安徽黄山市歙南三阳坑人,笔名梅溪,隐将坑后生,徽州员外郎。洪老师家学渊源,自幼承家学,随祖父学习先秦散文,唐诗宋词,后师从郑逸梅,陆文夫,陆彦周,谢冕,石楠,阮文生,程英,黄立华诸先生。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黄山市作家协会主席。作品长发表于《人民日报》《人民文学》《美文》等刊。又常被《中学生阅读》<高中版>,《写作》等杂质转载,一些作品被浙江,江苏,江西等十几个省市作为初中,高中考题,并编进多种文学选本和教材。洪老师尤以散文,小说见长,已出版《人间四月天》《忆起徽州》《杏 花春雨江南》《雪落无痕》《陌上花开》等散文集,以及中篇小说集《宋街墨客》等文学著作,其中《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入围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还有这部首部全面展示徽文化的长篇小说《花窗》。洪振秋的《花窗》卓越诞生,填补了我国徽州文化地域长篇小说的空白。

 推开花窗看世界,打开花窗见徽州。

《花窗》以清代民国的徽州为背景,述说了以盐商、木商、典当商、茶商为业的洪程孙三大家族,祖孙三代的兴与衰,生动展现博大精深的徽文化,深刻诠释矢志进取徽骆驼精神。圈内文艺界人士誉之为徽文化的百科全书,是三大地域文化徽文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花窗》是一部展示徽州近二百年变迁的史诗,一轴皖南乡村五彩斑斓、蔚为大观的长篇画卷。书中三大家族,三代子孙,在烟雨江南中,他们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或耐人寻味的话剧:接灵牌、建会馆、设书院、拜朱子、重科举、奔商海、竖牌坊、做女祠、创百窗楼……

《花窗》以娴熟的艺术创作手段,塑造了众多的富有典型意义的文学形象。并通过他们的矛盾纠葛,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内面世界、个性特征和各自的命运。上至儒商显贵,下至草民百姓,尽在花窗内外演绎着各自的悲欢离合。

《花窗》显示了哲学的虚无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矛盾,封建主义与科学民主思想的冲突,乡土观念和战争毁灭的矛盾等。看完这部作品我沉浸在那些故事中,被一个个鲜活人物所吸引,他们的风尚,他们的爱恨,及交织着扯不断理还乱的情感,体现着人物的天性,及徽州人特有的包容大度,因为太感动,不由得我为之写了一首歌词:


天下徽商


一个徽字闪耀光芒

清风拂不去肩头的沧桑

坎坎坷坷不曾低头

人文山水中挺直脊梁

雕刻里转化,徽墨中沉默

一路走来,回首马头墙


一只船驶出新安江

船里装满了亲人的守望

沉沉浮浮春秋几度

古老码头上多少过往

歙砚上磨砺,宣纸里暗藏

夜深抬头,月儿在天上


徽商,天下徽商

“诚信”脚下走,抱团向远方

人字大写在风中

归来,一盏祁门香


《花窗》是一部徽州的文化史诗,是一部厚重的徽风徽韵长卷,是徽商“徽骆驼”们的一部坚韧创业史,血汗史。是吃苦耐劳而打不垮精神的真实写照。封面上一扇花窗,我推开这扇花窗想再次走进古徽州,走进徽州山水,走进那些走远的故事和传说,走近洪振秋老师。

洪振秋老师派人开车带我们去了许村。许村人杰地灵,历来重视教育,由宋及清,共出进士25人,举人二十人,一百三十八出任各级官员。其中有正一品的许国和正二品的许仕达,为古徽州罕见,民国的“一门五博士”,如今的“一村五院士”乃为教育佳话,声名远扬。目前许村学校共有三格教育基金,文风之盛。

之后我们又来到雄村,这个父子宰相<曹振庸和曹文植>,沿着新安江边一道道石条路往前走,路旁怕最显眼的就是那些几百年枝繁叶茂的香樟树,哪一棵树都遮蔽一片云天,那些几个人都搂不过来的树干,树皮龟裂,像岁月的风划过,留下不规则的伤痕。雄村地属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是一座教育发达、人才辈出的古村落。景区位于安徽歙县城郊,被誉为“新安第一岛,徽州最雄村”。

我们来到桃花坝,但没看到桃花,只看到一千多棵桃树,听说春天的时候各色桃花挣向开放,人在花中走,花临清江照。新安江两岸人相呼应,飞来飞去的蝴蝶,飞进一个个美丽的故事。我们深呼吸几下好像闻到了桃花的香味,瞬间好像春风拂面。桃花坝旁的竹山书院,这儿培养了很多才子,王阳明,朱熹在此曾经教学授课。因为天已将晚,我们没有进去竹山书院,也没有时间再去看其它,就转身遗憾离开,等到明年阳春三月再来看桃花。

通过许村,雄村,及徽州古城,我们领会了这儿文化的深厚,和人文在山水间的谦卑。也懂得了什么是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土地和庄园。

第二天洪振秋老师在百忙中抽时间带我游览渔梁坝,让我们惊诧徽州人的智慧,一块块石头被石钉牢牢锚在一起一千多年,那些青石已被流水冲刷得油光水滑,可以照出人影,而每一块石头被死死锚着,就像锚着徽州漫长的岁月。我们又参观了歙县博物馆与陶行知学校,之后依依不舍离去。

洪振秋老师笑着说,我们洪家以前是徽商,民国后期到现在从政从教育的人多,就只有他和小姑姑,就是演京剧阿庆嫂的那位,他们两个是洪家最浪漫的人,总是对艺术痴情不改。

他收了二三十流浪猫,他很开心地说,我的猫们,一见我回来总是喜欢的蹦来跳去的,爱吃米饭的排一对,爱吃馒头的排一队,爱吃鱼的排一队,爱吃骨头的排一队,各就各位在等着我。每晚写作,我腿上,肩头,书桌上一个个小猫都在陪着我,有的眯着眼睛打呼噜,有的瞪大眼睛傻傻的看着我。我感觉自己简直猫妈妈一样,深夜领着自己的孩子默默在书房。我夫人说你的《花窗》也有猫的一份功劳,是它们给与你灵感,并每天陪你到深夜。是啊,猫是我的灵感,是它们每天晚上陪着我一直到夜深。

《花窗》是徽州的花窗,是我们安徽的花窗,是我们中国永恒的花窗,一个个传说在花窗内,在推开窗子的一刹那,又被风吹到窗外,在时代的空气中弥漫着墨香。又一个个人从花窗内走出,沿着徽州八川出海的八条古道,走出红商巨贾,走出徽州人特有的风采。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窗内窗外的故事如烟云飘然而过,在新安江上荡起一朵多浪花。

那些山山水水,那些书院,那些古村古井古树古桥,那些古道,那些文房四宝,都在《花窗》里,沿着新安江水远远流淌,一首歌传来:


《那扇花窗》


推开一扇花窗

看不透镂空里的时光

往事历历,风一样拂过了牌坊

挥笔篇章,在徽墨里悠长

谁栽下的桂花树

又在秋风里飘香


透过那扇花窗

徽剧一幕幕精彩亮相

悲欢离合,演绎在古老码头上

是非迂回,在新安江流淌

问一问这老戏台

下一幕谁又登场


花窗,那扇花窗

雕花掩去若思的脸庞

揉青房一叶清纯

隔着花窗,梦一样

在面前,也在远方


歌声飘过飘过绿水青山,飘过码头墙,飘过古城,飘过耳畔。洪辰秋老师站在花窗前,一本书《花窗》被风一页页打开······


作者简介


陈兴玲,安徽颍上县人,现居余杭侮区。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发表于《安徽文学》《散文诗》《词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