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原名王龙文,1980年生于安徽桐城,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诗歌专业委员会委员,鲁迅文学院安徽中青年作家班学员。
我省诗人一度入选其中,并将参加2018年7月19—22日在山西省沁源县举行的“绿色沁源·第8届十月诗会”,《十月》杂志将推出其优秀作品。
刘鹏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文学院签约作家,发表小说、散文、评论等逾百万字,多部作品被权威选刊转载或入选重要年度选本。
安徽省作家刘鹏艳创作的短篇小说《莫呼洛迦》发《解放军文艺》2018年第7期。
足球总是能激起无数的争论。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1966年世界杯决赛的“门线疑案”、布斯克茨的掩面倒地、拉莫斯对萨拉赫的“抱摔”至今都还是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对于历史,这些时刻都转瞬一逝。有时,这一瞬可以快得让肉眼无法分辨其是否真实发生过。但是,他们所散发的戏剧性魅力都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两届普利策奖得主约翰?厄普代克宣告“传统小说的死亡”。但他的潜台词是,小说将迎来一个更加宽广和丰富多采的未来。
太阳陨落,余温脉脉。在此后200多年的漫长时光里,从俄罗斯到中国,普希金依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读者,普希金的作品译文也不停涌现。但在这些普希金的追随者里,有一位特殊的成都老人——他用毕生之力,收集了从1903年到2000年间出现的几乎所有中文译本,编撰成册,成为中国第一本系统介绍普希金作品中译本的著作。
写作日久,有时不免会揣测,究竟是出于何种动机,人类展开了短篇小说的写作。就是说,我们究竟是被何种目标或对象所吸引,激发和维持了写作短篇小说的内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