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徽作家网  |  设为首页
安徽作家网

安徽省作协主办

著名作家看安徽 | 潘凯雄:《回老家》

发布时间:2024-03-28  来源:安徽作家网  作者:安徽作家网



老家

潘凯雄


在本人60余载的生命历程中,一共填写过多少次“履历表”一类的玩意儿,实在是记不清也几乎是一个无法准确统计的数字了,我也坚信过往曾经填写过的那些格式内容不尽完全相同的东西大部分都早已化作尘埃,根本无从查找。

如果记忆无误的话,平生首次接触这玩意儿应该还是1970年开始进入初中一年级读书时的事了。说实话那时候上初一的孩子远比现在的同龄人要懵懂得多,表格中的许多内容及要求自己根本就不明白是咋回事。于是揣着表格回家便交给抚养自己成长的阿公(祖父)完事。阿公虽只受过几年私塾教育,但满足这点识文断字并填写的能力还是足够的了。也就是从这一刻起,我第一次明白无误地知道了自己的籍贯(俗称“老家”)就是安徽省黟县。

“籍贯”或许是一个典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指的是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即户口所在地,倘要申报时则一般填至县级行政区划即可。因此,这个“籍贯”与本人的出生地或许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在下即是这种情况。

就这样,出生于武汉市汉口的我在12岁那年也终于首次明确了自己的老家是安徽省黟县。安徽是中国的一个省我当然知道,但“黟县”二字则是首次见识。我相信现在依然有许多人既不知道这个将“黑”与“多”两个独立的汉字左右组合在一起到底该念什么又是什么意思?也是从那一刻起自己才知道这个字念“衣”且专指地名。还是从那一刻起,但凡有人问我是哪里人时,我都不得不啰嗦地回复“安徽黟县,黟即黑多,读‘衣’,出生在武汉”。

在此后的几十年中,安徽省黟县这个老家于我而言基本就是两个名词一个概念而已,直到2005年本人年近半百时才首次踏上安徽省省会合肥市的土地,但前后历时不足24小时;至于与黟县的亲密接触则是今年4月的事了。不过国人或许都会有点有自己也无法言说清晰的一面,自打知道了自己的籍贯是安徽黟县时,对安徽和黟县就莫名地多了一分关注。除各种新闻可及处外,还记得自己当年从武汉到上海读书时须乘长江客轮历经三天三夜方可抵达,期间要经停安徽的站点就有铜陵、安庆、芜湖、马鞍山等,于是每当停靠这些个码头时,自己都会莫名地跑到甲板上朝岸上眺望,其实能进入眼帘的无非就是夏季火红的骄阳和冬日萧瑟的苍凉,但因为那里是安徽、是自己的老家,遂有了这份莫名的好奇与牵挂。

凭借这有限的公开信息和“亲历”,很长一段日子我对安徽积攒下来的印象模糊、抽象且极为有限:这是位于我国中东部、长江中下游的一个省份,有农业,还算得上是个农业大省;有工业,以曾经知名度还不低的鞍钢为代表,但总体不强;水资源丰富,但有条淮河曾经老捣乱;倘以GPT排位,在全国估计顶多也就是个中游或许还是略偏下一点……

这一切差不多也就是我过去印象中的老家。

终于到了自己彻底退出职场的时光,终于有了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日子。“回老家去,回老家去看看,至少要去一次”这样的念头便频频闪现于脑海。只是出于一种好奇、一种莫名的执念,绝无所谓“寻根”如此宏大的理想。人生有时也真是如此奇妙,时间有了再加上有这种莫名执念的缠绕,就在今年尚未结束之前,这个近年来终于可以无忧无虑自由流动的时光,我不仅平生首次踏上了自己“小老家”黟县的土地,而“大老家”安徽竟接二连三地去了四次,超过此前平生的总和。

关于在自己小老家黟县寻祖的故事需按下另表,这则小文只能单说、而且还是十分粗线条地概括自己四次踏上大老家安徽故土后对她过往认知的彻底颠覆。

我得坦诚交代:尽管今年四次踏上了故乡的土地,但累计时长也不过11天,走过的地方包括合肥、铜陵、歙县、芜湖、马鞍山、黟县、绩溪、肥东等市县,平均每处驻足也就一天多,堪比“走马观花”还要“走”,比“囫囵吞枣”还要“囫囵”。尽管如此,这一地地一处处,所见所闻,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安徽不再是我过往认知中的那个安徽,安徽也的确不是以前举国那个“位置”上的安徽。

先说所闻。听到了权威发布的合肥一些宏观数字: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GDP由4100多亿元增至1.2万亿元,增幅居全国24个万亿城市之首,总量从全国第31位攀升10位,位居21。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国第二个获建,国家实验室首批首个挂牌,国家深空探测重点实验室落户运行……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3年合肥居全球“科技集群”第40位,4年提升50位。

再说所见。清晰地记得2005年我首次到合肥是从北京乘飞机而至,由于是初次抵达自己的“大老家”,心中难免不无些许波澜与新奇,于是在从机场到住地的途中两眼就一直盯着窗外看市容,差不多一个小时后到宾馆住下来后,才感觉这一路上哪儿有点“与众不同”?琢磨半天,蓦然想起此行车子始终就是行驶在一般的城市公路上,既无高速也没高架,有的只是一个接一个的红绿灯。在2005年这个时点上,全国省会城市中从机场进入城区的道路如此“质朴”者恐已为数不多矣。而10余年后再进合肥,高速高架满目皆是,高楼大厦栉比鳞次,行驶在许多条马路上,看到的多只是合肥的“半截”面貌,时而止于下半部,时而偏于上半身。当然,而今无论是在合肥,还是合肥之外,亲眼所见远不只是这些,还有更多所见虽新鲜却又不太明白的玩意儿。

在合肥,见过了量子保密通信产品及安全运用和智能语音的能听会说;在铜陵,看到了工艺非凡造型气派的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和淡水豚的自然保护区;在歙县,老胡开文墨业散发的异香扑鼻、非遗展示馆中呈现的场景眼花缭乱;在芜湖,雕塑公园中那一款款或古典或现代的雕塑千姿百态,奇瑞广场上一辆辆造型各异功能独特的新能源汽车群甚是壮观;在马鞍山,距今5800—5300年的凌家滩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初见峥嵘;马钢智园中那既见证过往又面向未来的新型钢铁企业……

安徽在巨变,身为其游子,自己的这些观察虽极为皮相和零散,但却是格外新鲜与刺激;安徽的变革还在持续,其广度与深度、当然还有速度现在根本无从预判。但可以坚信的是,自己这个游子对故乡的关注一定会更投入更深入,“回老家”在这个游子的生活中虽未必如今年这般频繁而匆忙,转化为某种悠悠的常态是我更期待的。




作者简介



潘凯雄,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编审,文学评论家。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等职务。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和韬奋优秀出版人奖获得者。全国第一批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出版有多部文艺理论批评集、出版传媒研究著述和散文随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