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时代致敬

浏览量:594 | 上架时间:2023-01-17

这次能够到鲁迅文学院这个文化界的“中央党校”学习,并成为第四十一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党小组组长、行政第五小组组长,从7月18日到9月15日在鲁院封闭学习了近两个月。接受各位名家大咖、老师、同学们的熏陶、洗礼,我深感荣幸,深受教益。

首先要道一声感谢。感谢省文联、省作协对我这样一个业余作家的关心和厚爱,给了我一个高端学习的机会、高端平台的展示、高层接触的体验,实在难得、实在感恩。感谢对我们鲁四十一关怀备至、辛勤付出的中国作家协会和鲁迅文学院的各位领导、老师们,感谢张宏森书记、吴义勤副主席的精心安排,与我们座谈、为我们授课,倾听我们的心声,让我们感受到文学的精彩和温暖。感谢鲁院徐可院长、教研部郭艳主任的用心陪伴、以心传心。

再谈三点直观感受:一是鲁院教育的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大视野,开阔了我们的胸襟和视野,提高了我们的政治站位。鲁院教学坚持政治引领,邀请了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曙光,文史教研部周熙明、张军,党史部陈述,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勇,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处各位同志等专家学者,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文化强国战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等内容做了专题讲座,进一步让我们理清了思路、看清了方向、把握了大势。经过学习,我觉得,要始终葆有对文学事业的敬畏与热爱,进一步加强政治学习、文艺理论学习,让文学之重、人民之重、新时代之重成为文学创作的价值之重、品格之重、分量之重,不断创新突破,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书写有思想、有情怀、有境界的精品力作,力争成为新时代文学的开路先锋。

二是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及鲁院领导的关心关怀,以及省作协的殷勤期望,让我深感温暖、备受鼓舞。铁凝主席、张宏森书记亲自出席开班仪式和结业典礼,宏森书记百忙之中还召开座谈会,专门听取学员的意见建议,关怀我们的学习生活,提出具体创作要求,让我们如沐春风。徐可院长、郭艳主任深入同学中,亲自为我们授课,全程参加我们的教学活动,积极参与我们班级团结欢乐的联欢会、趣味运动会和乒乓球赛,并表演精彩节目等,在结业前夕陪学员一起吃饭。中秋节期间,院领导还请我们喝饮料、吃甜点,让我们感受到鲁院领导老师的浓情和柔情。省作协李云秘书长等领导不时电话询问我学习情况,深有荣焉。

三是与名家大腕和同学们的交流论道,让我找到差距,激发写作的激情和热情。文学专业课上,刘庆邦、白烨、王一川、戴锦华、程光炜、孟繁华、贺绍俊、刘文飞等著名作家、评论家、教授学者慷慨激昂,阐释创作经验和创作规律,分享关于经典解读、文学创作和文学现状的最新思考,给予了我们专业上的启迪和指导;文化哲学课上,叶舒宪、刘华杰、许宏等专家老师的授课涉及人类学、博物学、考古学等多个领域,他们深厚的学问修养、精彩独到的观点,拓宽了我们视野、深化了我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同学们通过文学沙龙、小组研讨和诗歌朗诵,营造了浓厚的对话交流氛围。我们诗人常在一起唱和,如我和新疆蒋本正、陕西黄海兮、海南陈亚冰、浙江赵雨等同学在一起交流,和蒋本正唱和写诗,被同学们亲切喊我们为“方正组合”、“鲁院双剑”。

总之,经过学习:感悟政治,我品尝了真理的味道,以万丈雄心向时代致敬。政治是一个作家的底色,立场决定了作家的创作方向。可以这样说,自古以来,真正的大诗人都是政治家,或者是波澜壮阔的政治生活的参与者,政治体验对诗歌创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历史上的诗人基本上是政府公职人员,唐宋八大家基本上是厅局级以上干部,政治生活丰富了他们的作品。如王安石是宰相,欧阳修担任过副宰相级别职务,苏轼担任过徐州、湖州知州。甚至不少名垂千古的帝王,也写出了名作。如汉高祖刘邦留下了《大风歌》,汉武帝刘彻留下了《秋风辞》,曹操、曹丕、曹植这曹氏父子三人,撑起了整个“建安文学”。唐太宗李世民是辉煌唐诗的开创者之一,他的诗歌《守岁》曾经成为新年问候的“网红诗句”。唐玄宗李隆基的诗《经鲁祭孔子而叹之》,是老版《唐诗三百首》的开卷之作。连“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个家喻户晓的名句,也出自不以诗知名的宋真宗皇帝之手。我党首任总书记陈独秀,诗歌也是“推倒一时豪杰”,有《金粉泪》等名作。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在战场上吟诗、枪声里写诗、马背上作诗,以诗抒发革命情怀,体悟初心。周恩来总理新旧体诗也是一代风流,至今有《雨中岚山》、《雨后岚山》两座石碑被树立在日本东京岚山,供游人瞻仰。只不过他们为中国立下了丰功伟业,政治功业掩盖了诗名。新时代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前所未有的豪情万丈、步履铿锵。在鲁院期间,我们系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一系列论述,细品真理的味道,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之感。我们细品细读了铁凝主席、张宏森书记的诸多讲话,让我聆听后如饮甘露,回味无穷。作为一名作家,在火热的生活面前,我们需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用新时代的立场、观点、方法,把准方向,写出精品。新时代的神韵风貌,新时代的“山乡巨变”,新时代的都市变奏曲,都将是等待我们谱写的精彩乐章。我们要在新时代的交响曲里找准自己的位置和发展方向,立雄心壮志,显家国情怀,写精品力作,杜绝三俗作品,用作品的高度、深度和流传度,完成面向未来的、世界的、人民的新时代文学。

感悟友谊,我收获了美好时光,以一颗真心向老师同学致敬。两个月的时间里,鲁院的深刻严谨,鲁院的晨曦夜月,鲁院的花花草草,都将是我记忆里的相思。那些睡莲和垂柳,那些垂下美人耳环的小海棠,那些月季、松柏和狗尾巴草,让我常常移步流连;那些形态各异的大师雕像,和他们的人生和作品一样丰富,让我驻足沉思。在鲁院的窗边桌前,聆听同学们谈论创作的真知灼见,在教室聆听老师们慷慨激昂的指导授课,真的受益良多、收获满满。这次学习,同学们来自天南海北、五湖四海,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方言。很多同学才华横溢、人中龙凤,和他们在一起,我学到了很多,认识了自我、锻炼了自我、提升了自我。特别是《诗刊》主编李少君的耳提面命,著名作家、《人民文学》徐则臣的点拨指导,著名翻译家刘文飞、著名作家刘庆邦、著名评论家程光炜、欧阳江河等人的悉心辅导,还有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哲学、博物学等方面的课程,都让我受益匪浅、启迪多多。回去后,我将努力消化吸收这些丰富营养,希望在创作上有所突破、有所作为。

感悟文学,我以攀登精神瞄准高峰,以满怀诚心向鲁迅致敬。鲁迅是作家敬仰的一座高峰。从我读书时,就仰慕鲁迅作品的深邃、精炼和雄劲锋芒。时代的大江大海横在我们面前,如何用文字开启星际远航,抵达不朽的彼岸,是我们肩负的责任。在鲁院学习期间,虽然封闭在小院里未能出门,我一直在学习、思考、写作,和同学们深入交流,碰撞思想的火花。我收获了思想、情怀,思考了未来的路。在鲁院期间,我的组诗《春风留痕》发表于《天津文学》杂志2022年9月号诗歌栏目头条,组诗《春到西河》发表于《清明》2022年第四期,《徐春芳诗6首》发布于2022年8月25日人民融媒体,《徐春芳英文诗三首》入选美国纽约出版社2022年8月出版的英文诗选《非洲之声》,组诗《春光曲》入选《诗刊》10月号上半月刊“喜迎二十大”专辑。写作者,既要扎根坚实的土地,又要仰望高远的星空,在思考里完成和世界的相处,在情怀里度过美好人生。作家终究是靠作品说话。鲁迅在他的时代开疆拓土,我们也要继承鲁迅的精神遗产,发挥创造精神,在新的时代奋笔疾书,写出新时代的千里江山图。

毛主席说过,世界是我们的,做事大家一起来。中国文学要光耀世界,需要我们写作者共同努力,以精彩的文字,成就精彩的人生,不负伟大的新时代!